本页主题: 巴尔干杂拌——近世的保加利亚与战争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魔焰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487
爱心: 412 点
金钱: 4875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84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27
最后登录:2015-05-22

 巴尔干杂拌——近世的保加利亚与战争

0
“上帝的后花园” 5Fbb5`(  
“巴尔干山耸云空,蓝色多瑙波涛涌,红日高照色雷斯,庇林浮现紫雾中。” _,igN>  
这是保加利亚国歌“祖国颂”(MilaRodino)的歌词开头。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这个巴尔干小国的地理面貌。在保加利亚的民间传说中,上帝在创造出太阳、月亮、星星之后,又创造了天地和人畜,并把土地分给了不同的人种和国度。迟到的保加利亚人问上帝:“我们的国家在哪里?”上帝环顾四周,说:“土地都分完了。既然这样,你们就住到我的后花园里去吧。”这样,保加利亚就有了“上帝的后花园”的美称。 A+FQmLS  
传说归传说,保加利亚人的真正起源直到近代都依然是个谜。连保加利亚人自己也无法否认的事,他们的先祖保加尔人极可能属于突厥种族。在公元二世纪前后,他们从祖居的中亚地区被匈奴大军连根拔起,挟裹在这些马上民族的中间,像潮水一样向西涌去,定居在黑海北岸和伏尔加河之间的那片土地上。 LLbI}:  
又过了300年,阿瓦尔人和突厥人再度像海浪一样袭来,将他们冲刷到东部欧洲的腹地,多瑙河的岸边。民族大迁徙的浪潮消失之后,这些保加尔人搁浅在多瑙河和蒂萨河之间的那片土地上,在公元6世纪末建立了“大保加利亚联盟”。 nswhYSX  
一份颇有研究价值的史料——作于公元八世纪的《原始保加利亚历代可汗名册》记录了早期保加利亚的历代统治者,其家族成员和各可汗的在位时间。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保加尔人已经同斯拉夫部落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斯拉夫保加利亚王国。保加尔可汗是统治者,斯拉夫人则是居民。其中,卡尔达姆可汗(777—803年在位)和克鲁姆可汗(803—814年在位)是最著名的两位统治者,他们向北进攻并消灭了阿瓦尔汗国,向南袭掠拜占庭帝国,向西北进攻法兰克帝国。克鲁姆可汗的武功尤其显著,他在战争中杀死了拜占庭皇帝尼基弗鲁斯,然后按照亚洲大草原的传统,将后者的头骨做成了酒杯。 Dn#UcMO>W  
有趣的是,《原始保加利亚历代可汗名册》里面所采用的纪年方法并不是当时流传于东欧的拜占庭纪年,而是古老的中国十二生肖纪年:鼠年、蛇年、马年、狗年……这种纪年法无疑从侧面有力地证明了保加尔人的突厥—亚洲起源。 3sDyB-\&  
893年至927年在位的西美昂可汗(这时保加尔人已经皈依***,接受了***名字)把保加利亚的领土扩张到了极点。他在战争中连连打败拜占庭军队,深入帝国腹地,甚至到达加里波利半岛和希腊南部的科林斯地峡。与拜占庭结盟的塞尔维亚帝国也于924年亡于保加利亚大军铁蹄之下。西美昂在对拜占庭作战取得巨大胜利之后,废弃了原来所用的“克尼亚兹”称号,自封为“保加利亚人和希腊人之凯撒”,或称“沙皇”。大约也是在这一时期,保加尔人已经完全斯拉夫化,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保加利亚人。 "~Zdv}^xS  
西美昂的目的不在于创建一个新帝国,而是梦想通过自己的国家来充实和恢复一个包括整个***世界的广阔帝国,也就是说重建东罗马帝国。然而他的伟业只延续了一代人的时间。他死后,保加利亚帝国的大部分土地被拜占庭收回,部分土地则落入与拜占庭皇帝结盟的若干塞尔维亚王公之手。971年,保加利亚沙皇鲍里斯二世被拜占庭俘虏,带回了君士坦丁堡。到1018年,第一保加利亚帝国已经被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二世灭亡。尽管如此,西美昂的帝国还是在巴尔干半岛的斯拉夫人中间产生了巨大反响。复兴西美昂帝国的梦想成了巴尔干斯拉夫人以后多次运动的纲领和宗旨。 2-@t,T  
12世纪,拜占庭帝国在塞尔柱突厥人、马扎尔人、威尼斯人和十字军的夹攻下日趋衰弱,皇帝的权力极弱,有些封建领主开始独霸一方。在这种局势下,保加利亚贵族伊凡?阿森和彼得?阿森兄弟于1185年秋天发动了暴动,经过两年多的战争,拜占庭皇帝伊萨克?安吉洛斯被迫承认保加利亚的独立,第二保加利亚王国就此诞生。1204年十字军灭掉拜占庭之后,保加利亚借机吞并色雷斯和马其顿,并在1230年灭掉了伊庇鲁斯专制国,其疆土延伸到三海(黑海、爱琴海和亚得里亚海)之滨,成为巴尔干半岛最强大的国家。 AoK;6je`K^  
拜占庭复国之后,新兴的塞尔维亚帝国对巴尔干发动了一系列进攻,保加利亚不得不与拜占庭结盟抵挡塞尔维亚人的进攻。大约在14世纪中期,保加利亚已经丧失了马其顿和多布罗加,剩下的国土又被伊凡?亚历山大沙皇分为特尔诺沃王国和维丁王国两个国家,国家实力大为削弱。当赫勒斯滂海峡的亚洲一侧出现一个新兴的军事力量时,保加利亚再也无法抵挡新的进攻了。 }vg|05L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入侵引起了巴尔干各国的惊慌。1352年,他们跨过达达尼尔海峡,在欧洲站稳了脚跟。1362年,穆拉德一世登基,土耳其人开始了征服巴尔干的大规模行动。1364年,保加利亚的旧扎果腊和普罗夫迪夫落入土军之手,1382年索非亚沦陷。土耳其人接着准备着手攻打塞尔维亚,塞尔维亚大公拉扎尔和波斯尼亚国王特弗尔特科结成反抗土耳其人的联盟,特尔诺沃王国沙皇伊凡?希什曼也加入了这一同盟。1389年,土军在科索沃平原击败了由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匈牙利人、阿尔巴尼亚人、波斯尼亚人和保加利亚人组成的联军,塞尔维亚就此变为土耳其人的藩属。穆拉德一世也在这场战争中送了命,其子巴耶扎德继位。这个新的土耳其苏丹立志要完成征服保加利亚的霸业。 :)FNhx3  
几十年来,保加利亚人曾与土耳其人殊死奋战,此时又为保卫其京城大特尔诺沃而进行了最后一次顽强抵抗。他们凭借坚固的城墙击退了土耳其人的多次进攻,坚守城池达三个月之久,直到最后粮尽援绝。这个京城在1393年7月17日落入土耳其人之手,伊凡?希什曼沙皇也被巴耶扎德下令处死。1396年夏天,当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德兴师反抗土耳其人时,另一个保加利亚王国——维丁王国也揭竿而起,赶走了土耳其驻军。但西吉斯蒙德不久之后在尼科堡被打得一败涂地,维丁王国也就此沦亡,全部保加利亚人陷于土耳其的统治之下,竟达5个世纪之久。 ?[%.4i;-h  
保加利亚被土耳其人征服后,处于深重的民族灾难之中。繁荣的城镇和乡村化为废墟,教堂被拆毁或改成清真寺,田园一片荒芜。所有被征服的土地都成为奥斯曼苏丹的地产,他将其分给帝国的各个集团:一部分土地成了苏丹及其宠臣的私产,另一部分土地分给了清真寺,第三部分分给了新迁移过来的穆斯林。最大的一份土地,即所谓“斯巴希”,成为土耳其军队的采邑,其士兵按照军龄获得年限不等的土地收租权。这些土地都由被称为“赖雅”(Rayah,意为“牲畜”)的***农奴耕种。还有一部分被征服的基督徒被宣布为需要负担特殊义务的“赖雅”,比如充当土耳其军队的后勤辅助部队、在牧场上看管苏丹的马匹、为苏丹宫廷饲养猎鹰等等。 6o*'Q8h  
除了这些贡赋和劳役之外,保加利亚的***徒还要承担另外一种可怕的、令人憎恨的贡税——被称作“德夫沙尔美”的残酷的血贡。每隔一定时期,土耳其征服者就要征集一些保加利亚小男孩,让他们同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完全断绝关系,成为***教徒,并不断地向其灌输宗教狂热和盲信精神,然后把他们送到土耳其步兵部队里去服役。这些小男孩长大之后就是臭名远扬的“雅内萨里”(“近卫军”),他们成为土耳其征服巴尔干半岛的主力。 [w)KNl  
在被当作牲口奴役的黑暗岁月里,在深受东正教及拜占庭文化影响的保加利亚人中产生了一种信念,认为远在北方的“第三罗马”会担负起解放他们的使命。在摆脱蒙古人的统治之后,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一个信封东正教的斯拉夫强国,并自命为“所有斯拉夫被压迫民族的保卫者”。保加利亚被土耳其征服后,许多教会人士和学者跑到俄国去避难,他们有的在俄国教会学校中担任要职(比如莫斯科大主教),从而与俄国沙皇建立了直接联系。流亡俄国的保加利亚僧侣时常回到被占领的祖国,向人民宣传“北方沙皇”的威力,从而使保加利亚老百姓对俄国会来“解放”他们的信念进一步得到加强。保加利亚人的另一个反应是加强了“海杜克”(Haiduk,即“游击队”)传统。尽管海杜克缺乏强烈的民族感,但他们保持着反抗精神,并引出许多许多激发民族解放精神的传奇故事。 'ITZz n*  
“来自北方的解放者” MPYYTQ1FB  
1768年,俄土爆发战争,俄军的一名保加利亚裔上校秘密潜入保加利亚北部,散发了《俄军最高统帅部宣言》,号召保加利亚人起来反抗土耳其人。在苏沃洛夫将军向土耳其境内进军的途中,俄军得到了保加利亚游击队和居民的支持。1774年俄土两国在保加利亚一个草原小村庄里签订的《库楚克—开纳吉条约》虽然没有改善保加利亚人的处境,但是奥斯曼帝国被迫承认俄国对土耳其境内的***民族有“保护权”。这种措辞不够确切的让步令俄国喜不自胜,因为它使接连几代的沙皇有了借口,得以在尔后八十年中不断干涉土耳其事务,并可以随心所欲地发动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 5xU}}[|~-  
1806年,俄土再度开战,保加利亚人闻讯后欢欣雀跃,向圣彼得堡派出使节,请求沙皇把他们从***铁蹄下拯救出来。但是拿破仑的入侵迫使俄国结束了对土战争。1821年,希腊人民爆发起义,土耳其军队在镇压起义过程中暴行累累,沙皇尼古拉一世以此为由再次对土耳其宣战。在所有这些战争中,保加利亚人都曾起兵支援俄军,然而在战争结束后又都被俄国丢给狂暴的土耳其人来报复。凡是起义者曾经路过的村庄,男人都按照传统的土耳其刑法用木桩钉在地上,有姿色的妇女和少年则在供奥斯曼官兵淫乐之后被剖开肚子、剁去手脚。相比之下,老人和幼儿就幸运得多,他们通常是直接被土耳其人一刀砍死,或用长矛捅死。 c5pK%I}O  
从19世纪初到保加利亚独立的这段时间里,逐渐老弱的奥斯曼帝国曾经多次致力于革新,但几乎都是一无所成,顽固、僵化而日益腐朽的土耳其封建制度几乎原封未动,继续成为进步和文明的巨大障碍,而土耳其也就因此而日益衰落下去。希腊、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拉维亚相继独立,使得奥斯曼帝国丧失了最富庶的几个行省,于是加紧了对剩下的欧洲领土的控制。不幸的是,保加利亚是狂热的土耳其移民最密集的地方,与帝国首都的距离也最近,因此受到的掠夺、剥削和监视也最严酷。 qac:"z'9  
直至19世纪30年代,在整个保加利亚没有一所正式的学校,只有很少保加利亚人有机会在俄国“斯拉夫慈善委员会”的资助下去莫斯科读书。这种做法的结果是,这些保加利亚知识分子比留在国内的一般民众更糟的看清了沙皇俄国专制制度的暴君本质和压迫性质。波兰人在沙皇统治下的悲惨境遇使他们更加不信任泛斯拉夫主义那一套丰富有力的言辞。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保加利亚爱国者开始在布加勒斯特寻找避难所,在那里他们可以较少地依赖俄国的庇护。这些人想利用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来解放祖国,但是不想被泛斯拉夫主义的俄国所利用。 Dj6^|R$z&  
尽管保加利亚民族领导人无意为沙皇火中取栗,但圣彼得堡却继续将金钱倾入巴尔干,因为土耳其的持续衰弱为俄国提供了插手干涉的机会。正如1853年尼古拉一世对英国大使谈起土耳其时所说的那样:“我们手头有一个病人,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我坦白地告诉你,如果他一旦死去,特别是在一切必要安排做好之前死去的话,那将是一桩绝大的不幸。” lA`-"  
1866年,柳贝恩?卡拉维罗夫和瓦西尔?列夫斯基在布加勒斯特成立了秘密组织“保加利亚中央革命委员会”,为全国起义做准备。普法战争之后,俄国趁机宣布不再承认克里米亚战争后英法强加给俄国的黑海非军事化的义务,于是人们纷纷议论“巴尔干积雪融化时,春季风波恐将再起”。 dTte4lh  
1875年7月,奥斯曼境内黑塞哥维那省的基督徒开始反叛。到8月,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也起而反对他们的土耳其主子。总部设在布加勒斯特的“保加利亚中央革命委员会”还没有做好发动全面起义的准备,保加利亚诸省便在1875年9月16日发难。由于准备不足,起义为时甚短便被扑灭。 ^s$U n6v[  
次年春天,从罗马尼亚渡河潜入的“保革委”特工再度在农民中煽动不满情绪,于是起义再度爆发。保加利亚农民攻占了乡下的土耳其衙门和派出所,城市居民则在教堂鸣钟作为城区起义的信号。土耳其人早有戒备,调来了装备优良的“巴希—巴佐克”部队(非正规军),接着又调来了正规军,步、炮、骑兵俱全,经过6个星期的战斗,毫不费力地将其扑灭。 LLoV]~dvUu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顶端 Posted: 2009-05-25 19:59 | [楼 主]
魔焰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487
爱心: 412 点
金钱: 4875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84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27
最后登录:2015-05-22

 

在镇压起义过程中,以及起义被镇压下去之后,嗜血成性的土耳其人再度犯下了滔天暴行。他们屠杀了3万多名男女老幼,许多村庄都变成了一片片大坟地。土耳其非正规军的胡作非为激起西方人的愤怒,从而改变了这场“东方危机”的性质。西方记者深入保加利亚内地,英国《每日新闻》和美国《纽约时报》如实地把土耳其人杀人放火、强奸妇女的细节告诉给他们的读者。英国自由党领导人格莱斯顿批判保守党政策的著名小册子《保加利亚的恐怖事件与东方问题》在出版的第一个星期就卖出了4万多份。雨果、加里波第、达尔文和王尔德等名人也为“捍卫保加利亚人民”向英法公众发出了强烈的呼吁。土耳其暴行在俄国掀起了更愤怒的风暴,俄国老百姓为受难的保加利亚人捐款,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涅夫斯基和门捷列夫这些名人也表达了“随时准备以一切可能方法援助斯拉夫兄弟的迫切愿望”,由于俄国的坚持,欧洲列强成立了一个调查团,对土耳其暴行进行调查。 hM @F|t3  
y9L:2f\  
N_"mC^Vx  
这场“东方危机”随着俄国和奥匈帝国在1877年1月秘密达成“布达佩斯协议”而恶化了。该协议保证奥匈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随意行事,奥匈则在即将爆发的俄土战争中保持友好中立。两国彼此默认保加利亚将成为独立国,但奥匈迫使俄国保证打败土耳其后“绝不成立一个斯拉夫族或其他民族的巨大的实体国家”。随后,由于俄国的坚持,在君士坦丁堡召开列强会议,研究保护土耳其基督徒问题。经过长时间讨论,列强建议土耳其给予保加利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自治权。但是,新即位的阿卜杜尔?哈米德苏丹拒绝了这个自治方案。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对这个拒绝真是喜上眉梢,1877年4月12日,他向土耳其宣战。 .ahYj n  
C@L8,Kj ~.  
1]vrpJw  
! FVXNl  
这场战争是在两条战线上进行的,主战场在保加利亚,在高加索也打过一仗。俄军在6月15日至27日渡过多瑙河,然后兵分三路作战:西路指向尼科堡,东路进攻鲁塞,南路则向大特尔诺沃和巴尔干山脉进军。俄军一开始似乎一切顺利,到7月中旬他们就控制了巴尔干山脉,先头骑兵已经跨过地处要害的希普卡隘口,进入色雷斯大平原。但是,由奥斯曼帕夏指挥的一支土耳其军队固守普列文城,由苏莱曼帕夏指挥的另一支军队从亚德里安堡向巴尔干山脉进发,在旧扎果腊同俄军发生激战,在整个秋季和初冬击退了俄军的三次进攻。俄国迫于情势,便放下架子,同意卡尔大公指挥的一支3万人的罗马尼亚军队参战。 }J&[Uc  
F82_#|kpS  
%rZJ#p[e)=  
d*xKq"+ &E  
直到1877年12月,俄军才攻克普列文,向索非亚和普罗夫迪夫进军,由于进展神速,土军来不及在亚德里安堡布置防御,这座城市未经战斗即被俄军拿下,通往君士坦丁堡的道路已经扫清。但是英国不能坐视俄军哪怕是暂时地占领土耳其首都,便在奥匈的支持下以战争威胁俄国,于是俄国便同土耳其人签订了停火协议。 /`V:;  
F2$Z4%x#  
4RV5:&ALLS  
和约在离君士坦丁堡仅有8英里的小村庄圣斯特法诺签订,因此被称为《圣斯特法诺和约》。土耳其被迫作出影响深远的让步:完全取消对塞尔维亚、黑山和罗马尼亚的宗主权,三国并各自得到一些额外的领土补偿。和约丝毫不考虑“布达佩斯协议”的规定,创建了一个自治的保加利亚,远远向西延伸,直抵阿尔巴尼亚,其版图之大,竟然横跨巴尔干半岛。此外俄军还将在保加利亚留驻二年,直至该国完全独立。 AHre#$`97  
L z'05j3!  
获得解放的保加利亚老百姓对俄国和俄国人心怀感激。在他们看来,俄国人民以巨大的牺牲(伤亡20余万)为代价,把保加利亚从长达五个世纪的土耳其压迫下解救了出来。几个世纪以来,普通的保加利亚人一直对俄国怀着友情和忠诚,相信它能肩负起解放自己的使命,1877—1878年的战争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情,并使它成了“永恒的、牢不可破的俄保友谊”。在保加利亚的各个城市里,以及希普卡隘口的高地上,都耸立着俄国“解放者英雄”的纪念碑,索非亚的“解放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纪念碑”甚至奇妙地幸存到了共产党垮台的时代。 Q>}*l|Ci  
马其顿问题 ]MXeWS(  
按照《圣斯特法诺和约》的相关规定,1879年保加利亚大国民议会在特尔诺沃召开会议,选举德国巴腾贝格家族的亚历山大亲王为大公。亚历山大随即离开他正在服役的波茨坦卫戍部队,从柏林出发,经克里米亚(在那里聆听了沙皇的教诲)和君士坦丁堡(在那里拜会了未来的宗主奥斯曼苏丹),在瓦尔纳港登上了保加利亚的土地。 h tn?iLq  
亚历山大是俄国皇后玛丽亚的亲外甥,祖上是德国黑森选帝侯的近亲,在血统的高贵程度上无可非议。但是,此人个性极强,来到保加利亚后,特别不喜欢硬被派来充当国防大臣的俄国将军埃伦?罗特(芬兰人),同时也怨恨俄国包揽保加利亚军队里上尉以上的全部指挥官职位。有一次,他在新首都气愤地说:“俄国所有的下贱坯子全都在这儿找到了藏身之所,玷污了整个国家。”另一方面,亚历山大也不愿意让保加利亚的自由党按照宪法拥有过多的权力。俄国人把亚历山大视为敌人,而自由党把他看作独裁者而不信任,这位大公在其国土上成为相当孤立的人物。 J 4EG  
就在这时,东鲁米利亚省的保加利亚革命者突然一击,在1885年9月发动起义,并宣布与保加利亚大公国合并。为了提高威望,亚历山大?巴腾贝格前往东鲁米利亚首府普罗夫迪夫,承认了合并。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厌恶巴腾贝格,不肯让他利用合并来巩固其大公地位,因此命令外交大臣就保加利亚违反柏林条约一事提出抗议,并将俄国军官撤出保加利亚。 ~&Gw[Nd1  
俄国人认为,在付出巨大代价帮助保加利亚获得独立后,他们理应有权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1886年8月20日,俄国在索非亚炮制了一场宫廷革命,一批军官在王宫里抓住了大公,迫使它签下退位诏书,然后将其交给了俄国人。然而不到两个星期之后,临时政府就被国民议会议长斯特凡?斯塔姆鲍洛夫和普罗夫迪夫卫戍司令姆特库罗夫中校推翻了,反俄派政党闹哄哄地把亚历山大迎了回来。这个可怜人做了最后一次努力,想同沙皇和解,但此举使得他在臣民中不得人心。看来,如果继续留在大公位子上,下场不是被俄国代理人干掉就是被革命者刺杀,于是,在复辟11天后,亚历山大?巴腾贝格再次宣布退位,指定斯塔姆鲍洛夫、穆特库罗夫和卡拉维洛夫摄政。 RwC1C(ZP  
斯塔姆鲍洛夫无视俄国的意图,强行召开了大国民议会,把丹麦的瓦尔德亲王选为新大公。但这位亲王嗫嚅着遵从了亚历山大三世的要求,拒绝登位。为了结束这场政治危机,保加利亚国民议会在奥匈帝国的支持下,决定不经俄国的同意便选出了新的大公。1887年6月25日,大国民议会在一片恐怖气氛中进行选举,把奥皇推荐的候选人——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的斐迪南亲王选为保加利亚大公。 7+vyN^XJ"5  
在当时看来,斐迪南充当保加利亚统治者的时间不大可能超过几个月:他是在没有得到沙皇同意的情况下被选出来的,面对着俄国的敌意,是个罗马天主教徒,而且他即将统治的这个国家缺乏稳定的政治体制。但是斐迪南一直稳坐在君主宝座上,直到1918年11月,而且活生生看到他的王朝在1946年被共产党推翻。这如果不足以表明其政治道德,至少也能说明这位被列强称为“狡猾的斐迪南”(FoxyFerdinand)的君主是多么精明强干。 b:uMO N,H  
为了讨好俄国人,斐迪南修改了保加利亚宪法,规定大公及其继承人“除了信奉东正教外,不可信奉其他任何宗教”,并且让他的长子、1894年出生的小鲍里斯重新接受了东正教洗礼,保加利亚还派鲍里斯王储率代表团去圣彼得堡,向新去世的亚历山大三世墓地献了鲜花。俄国新沙皇尼古拉二世接见了保加利亚代表团,两国开始和解。1896年,俄国恢复了同保加利亚的外交关系,斐迪南被俄国承认为合法的保加利亚大公。 e8"?Qm7 J  
也是在这一时期,“马其顿问题”这片不祥的阴云开始出现在巴尔干上空。《圣斯特法诺和约》把马其顿大部分地区留给了“大保加利亚”,但《柏林条约》却将其留在了土耳其境内。巴尔干战争之前,马其顿成为勾引起“大保加利亚”、“大塞尔维亚”、“大希腊”等等美梦的一个共同因素。马其顿混乱的种族分布令相邻各国都看到了大好机会。在处理起人口数字时,巴尔干各国的政府们就像一群魔术师。1899年塞尔维亚王国公布的一份人口统计宣布马其顿地区有204.8万塞尔维亚人和5.7万保加利亚人;翌年保加利亚公布的另一份统计却宣布只发现了700名塞尔维亚人,而保加利亚人倒有118万,相差的92万人不知去向,也许变成了“土耳其人”或“其他种族”。事实上,该地区民族混杂之甚,从以下事实即可看出:法语里面“杂拌”(macedoine)这道菜名的词源就是“马其顿”。 &jHnM^nQ  
马其顿人口大部分是斯拉夫人,但是在他们使用的语言究竟是塞尔维亚语还是保加利亚语这一问题上发生了大量争执。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都能毫无困难地听懂马其顿语,但它同这两种语言毕竟还有区别。同样的,当地民族的社会和家族习俗也被援引为争论的根据。更热闹的是,这地方也有罗马尼亚的利益,尽管它由于地理位置所限而不可能在马其顿要求领土,但其居民却有10多万是瓦拉几亚人,因此无论马其顿问题最后如何解决,罗马尼亚总能以此为借口而要求在别处取得补偿。 >O:j.(*!  
1881年,塞尔维亚和奥匈签订秘密协议,同意遏制波斯尼亚境内的塞族民族运动,以换取奥方支持塞尔维亚对马其顿的领土要求。尽管困难重重,但塞尔维亚政府仍拿出钱来,在马其顿开办了一百多所学校,以便同当地的八百所保加利亚教会学校竞争。罗马尼亚和希腊也出资办学。这些相互竞争的教育活动有时导致反常情况:如果一个父亲无力把所有孩子全送进他自称所属的民族开办的中学,那么,由于奖学金的吸引,他往往把他们分别送往敌对民族开办的学校。而一个由某一民族花钱培养的少年,从荣誉出发,必然倾向于使用这个民族的语言,并认同于该民族。这种事在农村中经常发生,因此一个“希腊族”的父亲有时竟然会同时拥有“保加利亚族”、“塞尔维亚族”和“罗马尼亚族”的儿子。 G&/RJLX|w  
1893年,几个马其顿医生在萨洛尼卡港成立了“马其顿—亚德里安堡内部革命组织”(IMRO,简称“内部革命组织”),其目的是不分民族地把仍在土耳其统治下的马其顿和色雷斯各民族团结起来,一致反抗奥斯曼帝国。不久之后,斐迪南大公下令在索非亚成立了“马其顿—亚德里安堡最高委员会”(简称“最高委员会”),试图干预并接管“内部革命组织”的事务。 Jr4^@]78o<  
1903年8月2日,“最高委员会”在马其顿西南部和色雷斯东部发动了起义,保加利亚人、瓦拉几亚人和希腊人组成的联合起义军攻下了一些城市,但是他们遭到土耳其和阿尔巴尼亚穆斯林的殊死抵抗,不久就再度被土耳其的“巴希—巴佐克”压制下去。这一次,土耳其政府决心让保加利亚居民在色雷斯和亚德里安堡绝迹,因此这里离帝国首都实在太近了。几百个保加利亚村庄遭到洗劫和焚毁,五千多人被杀害,七万多人流离失所,三万多人逃往保加利亚避难。 K)C9)J<  
令人头疼的是,除了“内部革命组织”的起义军和土耳其武装外,周围的邻国也趁乱派来了武装人员,这些部队杀起异族基督徒来比土耳其人毫不逊色。塞尔维亚的“切特尼克”(Chetnik,即“非正规军”)攻击保加利亚的“科米塔吉”(Comitadji,即“志愿人员”),反过来又遭到对方的仇杀;双方都和希腊的“安达提斯”(Andartes)一样到处追杀阿尔巴尼亚和土耳其的穆斯林,土耳其当局则在基督徒中挑拨离间……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顶端 Posted: 2009-05-25 20:00 | 1 楼
魔焰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487
爱心: 412 点
金钱: 4875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84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27
最后登录:2015-05-22

 

马其顿的混乱状态给俄、奥两国提供了干涉的借口。1903年,它们向苏丹宫廷提出了行政、财政和治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要求,要求土耳其把马其顿变为一个***自治省,分为五个区,由列强代管。斯科普里区归奥地利,萨洛尼卡区归俄国,塞雷区归法国,德腊马区归英国,比托拉区则归意大利。 LL1HDG >l  
T 6g(,xPcL  
列强关于马其顿自治的要求土耳其当局大为震惊,“统一与进步委员会”(或称“青年土耳其党”)决定主动在本国实行改革,以消除这一迫在眉睫的危险。1908年6月,他们在马其顿的庞大驻军中发起暴动,要求苏丹实行宪法,从而开始了被称为“青年土耳其革命”的政变。 "`AIU}[_I  
|?Z;tAF!  
土耳其的事变使保加利亚政府和斐迪南大公大为震惊。他们原想通过“内部革命组织”的起义兼并马其顿,土耳其实施宪政改革无疑会使保加利亚失去这一机会。青年土耳其政变后,保加利亚发现不仅不能等马其顿这个果子熟透了之后自然掉下来,反而要赶紧动手去摘。保加利亚一方面进行了紧张的战争准备,另一方面决定利用土耳其苏丹被废除的这一混乱局面宣布独立,彻底摆脱对土耳其的臣属关系。但是独立就意味着撕毁《柏林条约》,会给保加利亚带来危险。巧合的是,根据《柏林条约》的规定,奥地利将在30年占领期满后(即1908年)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归还土耳其,它也不想这么做,于是这两个国家走到了一起,决定步调一致地撕毁《柏林条约》。 vUXas*s4  
1908年8月2日,土耳其外交大臣在家里举行午宴,没有邀请保加利亚驻君士坦丁堡的外交代表,于是保加利亚就利用这一“侮辱事件”召回了外交代表,并着手准备宣布独立。秘密访问维也纳的斐迪南大公一回国,便于1908年9月22日在古都特尔诺沃的保加利亚第二王国皇宫遗址上宣布了独立。次日,奥地利宣布兼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D20n'>ddg  
GX+oA]  
保加利亚宣布独立后,为了防止土耳其的进攻,立即开始在保土边境集结军队,土耳其人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气氛日益紧张,战争爆发只在旦夕。最后,俄国出面调停,同意豁免1878年战争的土耳其赔款,作为交换条件,土耳其也放弃了它对保加利亚的赔款要求,并承认了保加利亚的独立。 s5TPecd  
为了奖赏自己在这次事件中的英勇,斐迪南将大公的年俸从100万列弗加到了120万。接着,他又在国民议会中庄重地宣布,保加利亚不再是一个公国,他自己也不再是头衔寒酸的大公、而是“全体保加利亚人的沙皇”了。保加利亚第三王国诞生了。“火车头沙皇”  v NJ!d  
令人惊讶的是,停战后出任首相的斯塔姆博利斯基没有废除君主制,也许他是对“懦弱的小沙皇”鲍里斯动了恻隐之心。此外,停战之后的保加利亚再也经不起更多的动动:国土被协约国军队占领,北部边境的罗马尼亚军队正准备南下;希腊正在南部边境集结部队,并指责包括偷牛事件在内的一系列“保加利亚罪行”。至于保加利亚的那个西部邻国,尽管一部分塞尔维亚人昔日的梦想——将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合并成南斯拉夫国——似乎没有完全泯灭,但是鉴于保加利亚在战争中的表现——先是和德奥军队钳击并消灭塞尔维亚军队,然后劫掠破坏其领土,虐待其战俘——此时谈论塞保合并并不吉利。 KC-q]  
巴黎和会期间,年轻的新沙皇忐忑不安地等着瞧他为其父亲1915年押错赌注要付出多少领土。令人惊奇的是,保加利亚在战败后几乎还获得一份领土。 \)pT+QxZ  
_ ecKX</Q  
Qr4c':8  
按照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参加巴黎和会的美国代表提出了一份复杂的领土交换方案:罗马尼亚把保加利亚人占多数的南多布罗加归还保加利亚;保加利亚可能愿意放弃一些西北地方的领土给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后称南斯拉夫);南斯拉夫或许因此会同意把一部分巴纳特地区交给罗马尼亚。美国专家还同意保加利亚保留爱琴海出海口,甚至还要给他马其顿的一部分地区。毫不惊奇的是,美国人提出的这些领土调整建议最终一无所获。希腊、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都拒不妥协。美国正准备从欧洲事务中抽身,因此也只能作罢。 v<z%\`y  
SDTX3A1  
然而,当南斯拉夫试图索要保加利亚西部的大片地区,以及多瑙河上的维丁港时,仇视南斯拉夫人的意大利出来担任了保加利亚的第二位保护者。协约国占领军中的意大利部队甚至故意释放被圈禁起来的保加利亚战俘,还发给他们武器,让他们袭击南斯拉夫人。最后,由于意大利的反对,保加利亚只割让了四小块土地给南斯拉夫。 {-( B  
但是,甚至连美国和意大利的竭力帮助,也未能保全保加利亚在1912年付出巨大代价和挫折而获得的爱琴海岸。这片地区被协约国占领,1922—1923年希腊在希土战争中遭受巨大灾难后,英法将该地区交给希腊聊以抚慰。虽然国联曾数次保证让保加利亚在该地区保留一个出海口,但是希腊拒不执行,整个西色雷斯地区都被希腊强行吞并。 W c"f  
x xh(VQdg  
p Rn vd|  
1919年11月27日,在巴黎郊外纳伊城古老的市政大厅里,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在法国总理克雷孟梭主持下,面色灰白、忧心忡忡的斯塔姆博利斯基在绿色台面呢的桌子上签订了《纳伊和约》。所有的领土割让都得到正式确认,保加利亚失去了大约十分之一的领土,此外还要赔款22.5亿金法郎,相当于9000万英镑或18亿金马克,其年度赔付金额远远超过了保加利亚的预算。 _f8<t=R  
g6kVHxh-  
作为一战中占领塞尔维亚的代价,保加利亚每年还要额外向南斯拉夫赔偿5万吨煤,此外还要在6个月内向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希腊赔偿125头种牛、13500头奶牛、12500匹马、2500头骡子和33000只羊。 *hp3w  
od\Q<Jm}  
保加利亚军队也被大幅度削减,陆军被限制在2万人,海军则只能抱有4艘鱼雷快艇和6艘巡逻艇。在英法军官的监督下,保加利亚空军所有的51架飞机、113台引擎、3个气球和76挺航空机枪,以及所有的航空照相设备都用大锤和焊枪销毁。一些军官和飞行员设法藏起了7架飞机以及10台梅塞德斯航空引擎。 N| dwuBW  
[p+6HF  
事实证明,斯塔姆博利斯基还算个杰出的政治家。他承认了新的国界,交了牲畜,遣散了军队,销毁了飞机和大炮,并成了国际联盟的拥护者。他还谴责过去的扩张主义行径,并进一步与南斯拉夫修复关系,共同打击“内部革命组织”那些无法无天的恐怖分子。他甚至开始在东欧各国中筹建农民党的“绿色国际”,以对抗赤俄的“共产国际”。 HV ^*_  
k%?fy  
然而斯塔姆博利斯基的内外政策也得罪了不少人:保加利亚民族主义者、军官团、马其顿恐怖主义者、饱受高税收与通货膨胀之苦的中产阶级,可能还有沙皇。1923年6月,保加利亚发生军事政变,农民党内阁被保加利亚军官团、右翼政党和“内部革命组织”联合推翻。当斯塔姆博利斯基被杀害时,叛军首先砍掉了他签订《纳伊和约》的那只手。 i#M$i*H*A  
#Cda8)jl(  
在1923年的反农民党政变中,保加利亚共产党坐山观虎斗,看他们的两个敌手互相残杀。及至他们自己在9月根据共产国际的决议发动起义时,也遭到同样野蛮的镇压。一夏一秋,那年被杀的保加利亚人可能超过一万。 =*aun&  
4epE!`z_&  
经过两场斗争后,极右翼的“人民协商联盟”头子灿科夫教授出任首相,保加利亚军官团和他们的头子、国防部长沃尔科夫上校牢牢地掌握了大权。保加利亚复仇心最重的一伙人掌了权,令其邻国大为震惊,开始在边境集结部队。只是由于英国和意大利出面警告,南斯拉夫才打消了与希腊和罗马尼亚共同出兵干涉的想法。  m%-  
5};Nv{km^2  
鲍里斯三世对1923年政变持中立的、不闻不问的态度。这位年轻沙皇是个秃顶,身材瘦弱,略微驼背,面带病容。他人生最大的乐趣是开火车,其次是研究钟表的机械结构。穿越欧洲大陆的“东方快车”司机们得到铁路公司的警告,列车在保加利亚境内行驶时,不许其国王靠近驾驶室。 0N~AQu  
'W/E*O6BY  
8uR4ZE*  
这种对政治心不在焉的态度实际上有助于保住他的性命和王位,因为在巴尔干当国王不是件轻松的事。在20世纪的头35年里,塞尔维亚及后来的南斯拉夫有两位国王被害,凶手分别是本国军官团和克罗地亚民族主义者;黑山有一位君主被废黜;希腊有两位国王被三次废黜,还有一位国王被猴子咬死;罗马尼亚则有一位国王在推翻了自己9岁的儿子之后取而代之。至于保加利亚,虽然老国王已经隐居到奥地利,新国王也对君主插手国事这一敏感问题采取了有益寿命的态度,但是谋杀还是找到了这位沙皇的头上来。 _T 5ZL  
4$oX,Q`#  
1925年4月13日,鲍里斯三世同皇家自然博物馆的著名昆虫学家伊尔切夫去巴尔干山脉采集昆虫标本,次日清晨在返回首都的路上被保加利亚共产党派出的枪手伏击,伊尔切夫和国王的狩猎向导被打死,司机身受重伤,国王的副官也被打伤。鲍里斯接过方向盘,从凶手的脚上碾了过去,成功脱险。15日上午,“军官同盟”创始人康斯坦丁?格奥尔基耶夫将军在领着孩子从教堂出来横穿马路时,被保共的便衣枪手击毙。16日,当人们在神圣礼拜大教堂为格奥尔基耶夫举行葬礼时,事先藏在屋顶上的炸弹爆炸,教堂被炸毁。从瓦砾中挖出250多具尸体,其中有大主教、索非亚市长、警察总监和不下十四位将军。鲍里斯先出席了昆虫学家和狩猎向导的葬礼,当他准备去神圣礼拜大教堂时,爆炸已经在15分钟前发生,这才幸免于难。 n)(E 0h  
XO*62 >Ed  
爆炸发生后,保共赶紧发表声明,否认自己和这些恐怖事件有关系,然后又说爆炸是几个极端分子的个人行为,“严重背离了党的正确路线”。不过这种辩解在复仇心切的军官团面前一点用处也没有,灿科夫政府先是从监狱中提出与“神圣礼拜大教堂”遇难人数相等的共产党囚犯处死,然后又不加审判的杀死了更多的共产党嫌犯。保共领袖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在两年前逃往莫斯科,但他的一位兄弟却死于这次“白色恐怖”时期。 8pfQAzl  
S/? KC^JP  
保加利亚共产党在其成立初期就深受巴尔干宗族复仇传统和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的影响,具有滥用恐怖主义的倾向。1933年德国国会纵火案中,纳粹逮捕的那些共产国际成员都是保加利亚人,恐怕不能完全说是巧合;而20世纪80年代对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的暗杀,则公认是由保加利亚特工策划的。就1925年的这起案件来说,制造爆炸的保共党员以前曾是为“内部革命组织”干湿活的恐怖分子。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顶端 Posted: 2009-05-25 20:00 | 2 楼
魔焰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487
爱心: 412 点
金钱: 4875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84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27
最后登录:2015-05-22

 

保共和“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在1923年政变后都遭到了军政府的围剿,因此不免惺惺相惜,互相交换“革命经验”和有经验的杀手。保加利亚官方取缔“内部革命组织”,是怕该组织的挑衅将邻国的怒气招引到保加利亚头上。1925年希腊部队入侵保加利亚南部,为的就是这个无法无天的恐怖组织不断越过边境对希腊进行骚扰。 BK>uJv-qU  
8lo /BGxS>  
1931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浪潮冲上保加利亚的海岸,导致了政治的进一步动荡和日益高涨的工人骚乱浪潮。1933年,一些抱有亲法西斯主义、极权主义和技术主义观点的保加利亚青年军官决定成立一个更强有力的组织,叫做“秘密军人同盟”,以取代已经官僚化、腐败化的旧军官同盟。他们与一个号称“环节集团”(Zveno)的右翼组织在1934年5月18日晚发动了政变,宣布终止宪法,解散议会,查封工会,禁止集会和示威游行,撤销地方自治,并实行严格的新闻检查制度。一些少壮派的政变头目进而鼓吹剥夺沙皇的权力,甚至建立法西斯共和国。 9WaKsdf  
.FS`Fh;  
&n.7~C]R  
“环节集团”头目西蒙?格奥尔基耶夫将军怀揣新政府名单拜见了沙皇,另一个衣兜里装的是退位诏书,准备在沙皇不同意对新政府的任命时拿出来。鲍里斯知道秘密军人同盟具有强烈的反君主制思想,但是他要保住皇位,又离不开军队的支持和拥戴,于是在得知政变消息后,穿上将军军服,佩上勋章,跨上腰刀,毫不犹豫地在新内阁名单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6^pddGIG  
w6M EY"<L  
这次政变无疑向鲍里斯“无为而治”的观念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登基的头几年,他确实只想当一个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和名义上的军队总司令,做个“统而不治”的沙皇。但是1923年和1934年的两次军官政变都对王位构成了威胁,从而促使鲍里斯走上了君主专制的道路。集权统治此时在欧洲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吸引人的新制度。极权统治此时在欧洲已经成为一个相当吸引人的新制度,许多在旧制度上面临绝路的巴尔干国家都准备吃一副这种灵丹妙药。南斯拉夫在1929年、希腊在1935年、罗马尼亚在1938年都建立了富有巴尔干特色的君主独裁政体。1935年,鲍里斯三世不前不后也确立了君主专制。他利用老军官和年轻军官之间的内讧,迫使倾向共和制的西蒙?格奥尔基耶夫辞职,然后取得了军队的人事权。那些桀骜不驯的“秘密军人同盟”成员,有的被驱逐流放,有的被派到国外当公使或武官,还有的因“叛国罪”而被处死或长期监禁。 AKVll  
6Hz45  
虽然保加利亚在1938年恢复了议会,但重建的议会成了纯粹的咨询机构和橡皮图章。1934年对政党的查禁令则依然有效。这样,军人集团消灭了内阁和议会,政权最终却落到了沙皇个人手中。对于鲍里斯来说,开火车和收集火车头虽然依然有趣,但国务繁忙,从此只能成为奢侈的娱乐了。 *5bKJgwJ  
h^h!OQKQ  
1935年夏天,德意志第三帝国的二号人物赫尔曼?戈林和新婚妻子去东南欧度蜜月,路过保加利亚。鲍里斯三世向这位胖胖的元帅颁发了“圣亚历山大”十字勋章,向埃达?戈林夫人赠送了一对精美的钻石手镯。事后沙皇和随从副官开玩笑说,也许这两件礼物应当对换一下,因为他注意到,戈林看到那幅手镯之后,那双星蓝色的眼睛里露出了只有女性走进珠宝店时才有的贪婪之光。 M4rOnIJ  
777N0,o(  
到1935年,德意志帝国已经大致恢复了它在巴尔干半岛各国的传统影响。世界经济危机后,法、比等国从东欧抽回了资本,从而为德国资本的渗入大开了方便之门。为购买保加利亚的出口产品,德国愿意付出比国际市场更高的价格,但是付款周期很长,而且保加利亚经常被要求用这些钱购买德国产品。德国同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中国这些国家做买卖时采取的也是同样的政策。这是第三帝国世界经济新秩序的第一步试验,而且很成功。到1939年,德国在保加利亚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分别达到65.5%和67.8%,保加利亚成了德国在巴尔干国家中的头号贸易伙伴。 .6yC' 3~;o  
);*A$C9RA  
hVe@:1og#  
1936年1月,在出席英王乔治六世葬礼时,鲍里斯三世顺道去了德国,除了去科堡宫看望老父亲外,还会见了戈林、沙赫特等访问过保加利亚的“老朋友”。当年8月1日,沙皇率保加利亚代表团参加柏林AOYUN会,并和希特勒进行了亲切的谈话。希特勒承诺帮助保加利亚“医治由战争造成的创伤”,鲍里斯则表示要学习元首的榜样,在保加利亚建立独裁统治。 U[1Ir92:  
不过,尽管同德国的关系变得紧密,但鲍里斯还是不愿意在一棵树上吊死,而是在大国之间打秋千,为保加利亚争取最大的利益。在出席俄土战争纪念碑落成50周年仪式时,他不忘歌颂斯拉夫俄国的功绩,称颂“兄弟的俄国人民的伟业”和“慷慨的援助”。至于英法,它们为同德国争夺保加利亚的好感,在1938年强迫巴尔干协约国希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土耳其同保加利亚签订了一项协议,允许保加利亚改组其军队,并可以自由地重整军备。 5fK#*(x  
R<+K&_  
H=OKm  
鲍里斯经常讲的一句话反映出他“打秋千”时的为难心态:“我的军官团亲德,而我的人民热爱俄国;中产阶级喜欢英法,王后和孩子们亲意大利……只有我和我的议会是拥护保加利亚的。”换言之,保加利亚和德意、英法、苏联这三大集团都有割不断的联系,显然在这些国家之间保持中立才是最佳的选择。 ` gIlS^Q  
jOppru5U  
然而实际情况不允许保加利亚做出这样的选择。对于鲍里斯本人来说,由于在德国有亲戚,又娶了个意大利公主,他对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力量和局限性都很清楚。当同一时期罗马尼亚的卡罗尔二世在亲德的钢丝上向前挪步时,鲍里斯倒宁愿站在远处欣赏这样的政治杂技,不时瞧瞧表演者脚下的深渊,深感忧虑。 .R/`Y)4  
但是,保加利亚军人和政治家却只看到了更肤浅的一面:德国在1935年、1937年和1938年已经展示了令英法政治家雌伏的魔力;而意大利,虽然其表演往往更富于喜剧效果,但也依靠扎开羽毛恫吓对方而捞到了不少好处。总的来说,二战前夕的保加利亚政府和军人同德意一样反对巴黎和会所制定的欧洲新秩序,致力于打破现有局面、收复失去的领土,而英法则致力于维持欧洲现状,还大力扶植巴尔干协约。虽然鲍里斯三世对保加利亚完全倒向德国阵营大摇其头,但是军官却不这么看。危险的是,军官团知道他们是有力量推翻沙皇的,沙皇也知道这点。 "Ldi<xq%xl  
绑上德国战车 aO9a G*9T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波兰的迅速灭亡使巴尔干国家首次见识到闪电战的威力,但更令它们感到恐怖的是苏联红军的汹涌东进。半个波兰和三个波罗的海国家都落入了斯大林的血口袋,勇敢的芬兰人在让苏联沐浴了15个星期的红军鲜血后,也几乎被淹死在红军的血海中。见到这五个苏联邻国的命运、东南欧的每一个国家都开始争先恐后地使自己显得为德国所不可或缺,指望希特勒会帮助阻止斯大林的血盆大口。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顶端 Posted: 2009-05-25 20:01 | 3 楼
魔焰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487
爱心: 412 点
金钱: 4875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84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27
最后登录:2015-05-22

 

1940年9月,鲍里斯三世高兴得看到邻居卡罗尔二世终于从亲德钢丝绳上摔了下来。德国不仅没能帮助罗马尼亚保住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反而措辞险恶地逼迫其同意割让半个特兰西瓦尼亚给匈牙利。3天后,希特勒又迫使罗马尼亚将南多布罗加归还保加利亚。这是鲍里斯从德国那里得到的第一份厚礼。 }| BnG"8  
8'Eu6H&$G  
1940年秋天,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相继加入了“三国公约”。如果不是因为意大利一直不怀好意,南斯拉夫恐怕也早就加入这个条约了。风烛残年的斐迪南沙皇也从德国带来口信:“切勿错过志愿加入三国轴心的良机。”鲍里斯却回答说,“现在还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 6>! ;g'k  
"=0#pH1o  
面对几乎淹没巴尔干的“德国潮”,鲍里斯三世仍然壮着胆子尽量拖延加入轴心的时间。要知道,德国这时已经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波兰、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已经沦陷,法国宣布投降,英伦三岛在德国空军的轰炸下呻吟,德军已经进驻罗马尼亚,意军则在进攻希腊。在这个时候还对德国的邀请犹豫不决,无疑需要相当大的勇气,以及政治上的先见之明。 rAK}rNxI  
MXWCYi  
英国也注意到了保加利亚的犹豫。乔治六世给鲍里斯发去密信,要求保加利亚“三思而后行”,不要站在德国一边,否则“将以灾难告终”。鲍里斯则请英国公使转告伦敦,保加利亚很难顶住德国的压力,如果希特勒咄咄逼人,任何反抗都徒劳无效。不出他所料,10月16日,里宾特洛甫急电保加利亚政府,要求它在3天之内加入轴心。鲍里斯以“此举可能把土耳其推入英法阵营”为由来抵抗。见保加利亚没有马上就范,德国同意把这个最后通牒期限延长10天。 n%lY7.z8d  
sEj?,1jk  
tl|Qw";I  
10月28日,鲍里斯亲自写信给希特勒,表达了模棱两可的立场。他一方面称元首是伟人,保德之间从一战起就结下了深厚友谊,一方面辩称“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保加利亚的利益同第三帝国的伟大利益是一致的,恳请希特勒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保加利亚非得无条件地改变现在的政策吗?”显然,一个中立的保加利亚也能帮助德国在巴尔干发挥作用。 v7+f@Z:N*  
然而事情的发展由不得鲍里斯,甚至也由不得希特勒——因为斯大林出手了。1940年11月上旬,莫洛托夫把斯大林的意见转告给希特勒,苏联坚持把保加利亚纳入其势力范围;苏联许诺保障保加利亚的安全,甚至同意保留其君主制。苏联副外交人民委员索波列夫还建议苏保两国签订一个不祥的“友好互助条约”。要知道,当年夏天,苏联正是靠这种“友好互助条约”吞并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 "pb,|U  
Cf'O*RFD  
xyK_1n@b  
11月17日,受到惊吓的鲍里斯沙皇亲自前往贝希特斯加登拜访希特勒,探听德国的要求底线。希特勒告诉他,德国只要求过境权,并保证土耳其不会动保加利亚一个指头,因为“我在24小时之内就能同斯大林达成协议,土耳其就会从地图上消失”。至于苏联,“我有100个师整装待发,只要3个月就可以征服苏联”。6天后,索非亚通知柏林,保加利亚原则上同意加入三国公约,但请求稍晚一点签字。 L3^WI( 8m  
此外,保加利亚还允许一个200多人的德国空军信号兵部队先行入境,在希保边境建立通信站。后来又允许数量不多的德国部队装扮成旅游者进入保加利亚架设桥梁、修建铁路、建造机场,以迎接德军大批部队的到来。 je6H}eWTC6  
1/>#L6VAZ  
1941年1月21日,罗斯福总统的密使多诺万上校秘密来到索非亚,想做最后的努力。他代表美国政府建议保加利亚严守中立,以武力抵抗德军过境,原因很简单,因为保加利亚处于关键地区,是巴尔干半岛的“一把钥匙”,站错队就会国破人亡。鲍里斯回答说:“不错,我们是巴尔干的一把钥匙,可是这把钥匙在别人手里。”  SrPZ^NF  
:^+ aJ]  
2月28日,李斯特陆军元帅指挥的德国第12集团军开入“上帝的后花园”。次日上午,在华沙的贝尔维德宫,保加利亚代表在三国公约上签字,加入轴心国。 _C3l 2v'I$  
N`7) 88>w  
tkBp?Wl  
1941年6月22日苏德开战后,保加利亚根据加入轴心时预先谈好的条件,没有对苏联宣战。鲍里斯担心老百姓会从朴素的斯拉夫感情出发,反对同苏联的战争,而希特勒竟然也就同意了这种观点。也许他认为,一支保持完整的保加利亚军队毕竟可以在巴尔干半岛担任维持秩序的任务,在将来苏联求和的时候保加利亚也可以充当谈判渠道。另一方面,苏联在撤回了驻德国大使之后,也委托保加利亚使馆照管其在轴心国的外交利益。 V 45\.V  
**L. !/  
从法律的角度说,保加利亚1941年12月追随德国对美宣战、顺便也对英宣战,直?酱饲拔?够故且桓鐾耆?辛⒌墓?摇2还?獠⒉环涟??谙@昂湍纤估?蛎鹜龊蟛渭臃峙湔嚼?罚?淙槐<永?蔷?硬⑽粗苯硬渭佣哉饬焦?恼秸?0凑盏鹿?罡咄乘Р康陌才牛?<永?蔷?咏?ち四纤估?蚵砥涠伲?础巴叽锫砥涠佟保┑拇蟛浚?约叭???潜就恋亩?喜康厍?M叽锫砥涠傥鞑康牧娇榈胤奖徊⑷胍獯罄?刂频陌⒍?湍嵫恰T谙@埃?<永?钦剂炝?918年割让的爱琴色雷斯地区以及马其顿的南部。尽管德国尚不允许保加利亚直接吞并这些土地,但即将“收复失土”的前景令保加利亚全国沉浸在狂热的激动和兴奋之中,鲍里斯三世被议会尊称为“解放者沙皇”和“统一者沙皇”。 9S ~!!7oj  
+@wa?"  
hm=E~wv'L  
1941年的保加利亚军队由陆军、海军和空军组成。其陆军兵力达45万人,包括24个步兵师、1个装甲团、4个边防旅和1个独立装甲团。一个满编制的保加利亚步兵师通常由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机枪营、1个反坦克营、1个通信营、1个工兵营和1个骑兵侦察营组成,此外还配有防空营、后勤连、宪兵连、卫生连、炊事连、屠宰连、兽医排、战地邮局和野战医院。 A ^YHtJ  
a)'^'jm)4  
<QGf9{m  
保加利亚陆军的第一支装甲部队组建于1934年,当时保加利亚花费1.74亿列弗从意大利购买了14辆菲亚特L3/33轻型坦克,以及火炮牵引车、重型卡车、高射炮、弹药及配件。保军随后成立了两个装甲连,其中第二连装备的是1936年从英国装备的8辆维克斯6吨坦克。两个装甲连在1939年合并为第一装甲营,后又升为装甲团。 %UuV^C  
v%(2l|M  
1944年以前,保加利亚陆军的主要任务是在希腊和南斯拉夫的占领区维持治安、剿灭游击队,其中驻扎在南斯拉夫的第五集团军包括5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团,驻扎在希腊的第一军则包括3个步兵师。按照希腊人战后的说法(南斯拉夫则对此保持了沉默),保加利亚占领军在屠杀游击队和平民方面似乎比德国和意大利占领军还要凶狠,不过从巴尔干地区的传统来看,这种说法大可只相信一半。 wV- kB4^4  
+~Ni7Dp]  
保加利亚是德国倾销其过时军火和淘汰武器的好市场。1940年,保加利亚从德国购买了36辆原属于捷克陆军的斯科达L(t)-35坦克,组建了第三个装甲连。在当年保加利亚吞并南多布罗加时,这些坦克被配备在保土边境,防范土耳其的进攻。 ^lCys  
lLy^@s  
x4jn45]x@  
德国攻陷法国后,保加利亚在1941年以非常低的价格购买了40辆德军缴获的法制雷诺R-35坦克,成立了第2装甲营。1941年6月25日,两个装甲营在索非亚合并成为第1装甲团。德军开入保加利亚后,其第16装甲师承担了保加利亚坦克部队的培训和训练工作。 c!Gnd*!?-  
"wi=aV9j  
1942年底,德国在向土耳其出售了一批武器,为了安抚保加利亚,允诺协助其重新装备10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和2个装甲旅,全部配备德式武器。按照替代计划,保军将继续使用性能相对优良的L(t)-35坦克,而将全部雷诺坦克撤换下来,用作步兵师的支援力量。更老式的菲亚特坦克改成装甲救护车和弹药输送车,8辆维克斯坦克则用作装甲侦察车。1943年1月,德国提供了第一批12辆“迈巴赫”IV号坦克和20辆III号突击炮。 5`oVyxJ<  
JHpaDy*  
到1944年9月停战为止,保加利亚一共从德国获得了46辆IV号坦克(订购91辆),25辆III号突击炮(订购55辆)以及20辆SdKfz222/223型装甲车。此外保加利亚还订购了德军淘汰下来的25辆I号坦克和10辆III号坦克,但是德国人送来的却是19辆法制哈奇开斯H-19轻型坦克和6辆索玛(Somua)S-35坦克。这些坦克实在是太不中用了,最后只能配给警察和边防部队。第三帝国和它那些小跟班之间的买卖,往往就是这种结果。 oR'8|~U@B  
q(0V#kKC  
保加利亚王国海军比起陆军来要寒酸得多。在二战期间,这支近岸防卫力量只有4艘巴尔干战争以前建造的老式鱼雷艇和3艘巡逻艇,其最强大的打击力量也不过是1939年从德国订购的两艘S-1型鱼雷快艇。整个保加利亚海军的舰艇总吨位只有680吨。此外,还有1艘建造于1884年的游艇“坎奇卡”号,有时客串一下布雷艇的角色。保加利亚水兵都管这艘老掉牙的船叫“巴比什卡”(意为“老奶奶”),它的年龄也足以当大多数水兵的奶奶。 %/17K2g  
q| p6UL9  
H tIl;E  
在苏德战争期间,保加利亚海军的主要任务是保卫海岸,有时帮助德军执行一些运输任务。1943年8月20日,保加利亚货船“瓦尔纳”号(2141吨)在黑海上被苏联潜艇击沉,当时它正在为德国运送弹药。苏联潜艇II-4号躲过了为其护航的两艘罗马尼亚军舰和6艘德国军舰,向其发射了两枚鱼雷,当即引爆了货舱内的弹药,“瓦尔纳”号在两分钟之内就沉没了。另一艘保加利亚商船“巴尔干”号(3838吨)被德国征用,当作运兵船,于1943年12月17日在爱琴海利姆诺斯岛附近被波兰潜艇“索科尔”号(ORPSokol)击伤,6天后被英国潜艇“冒险家”号(HMSSportsman)击沉。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顶端 Posted: 2009-05-25 20:01 | 4 楼
魔焰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487
爱心: 412 点
金钱: 4875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84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27
最后登录:2015-05-22

 

虽然保加利亚与苏联不是敌国,但是苏联也没放过对保加利亚的颠覆行动。经常有保共特工搭乘苏联潜艇或飞机潜入保加利亚国土,进行宣传和渗透工作——虽然其宣传总纲是“对苏联无限忠诚”,但是变成具体口号之后也很有趣:1939年纳粹—苏联条约之前,他们宣传的是德国纳粹和保加利亚“君主法西斯”的罪恶;当年8月23日之后宣传的是苏德友谊的伟大、第三帝国的强盛、以及胆敢反抗纳粹侵略的“资产阶级”国家(如英国、荷兰或挪威)是如何如何的可恶;1941年6月22日苏德开战后,保共的态度在两年里第三次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开始煽动保加利亚人民发动“推翻法西斯政府”的起义,来“武装保卫苏联”。虽然许多保共特工一踏上祖国的土地就被当局逮捕或处决,但是也有不少幸存者发动了针对德国和本国军事、经济目标的袭击,包括炸毁油库、颠覆列车、刺杀重要官员等。 [ay~l%x  
除了这种渗透活动之外,苏联潜艇对正常航行在黑海上的保加利亚商船也发动过袭击。1941年9月15日,满载出口牛肉和水果的保加利亚冷藏船“希普卡”号被II-4号潜艇击沉。1942年2月24日,小型近海客船“斯特鲁马”号在瓦尔纳外海被浮上海面的III-213号潜艇用火炮击沉,船上乘客死伤惨重。同年6月2日,III-214号潜艇对一艘向土耳其运送烟草和罐头的保加利亚帆船进行登船临检。苏军登船小组发现这艘船没有安装无线电,无法求救,于是高兴地抢走了船上的食品、香烟、金钱和海图,随后用炸药将该船炸沉。保加利亚船员被带到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的法官宣布他们为“法西斯间谍”,将其悉数投入劳动力紧缺的劳改营。 ^J3\ U{B  
面对苏联的敌意攻击,保加利亚海军也做出了相应的反应。1941年11月11日,苏联潜艇C-3号在执行运送特工的任务时在布尔加斯湾触雷,包括特工在内,艇上的51人全部丧生。12月6日,另外一艘苏联潜艇III-204号在瓦尔纳港外20海里处被一艘渔船发现,保加利亚空军随后派出飞机,用机枪和炸弹将其炸伤,使其失去控制。次日该艇飘入罗马尼亚的第18号雷区,其48名船员随艇一道触雷沉没。 ,/n<Qg"`  
ZOGH.`  
9s\;,!b  
保加利亚空军尽管规模不大,在这场战争中却一直打得有声有色。1919年《纳伊和约》本来禁止保加利亚拥有空中力量,但是在1925年,保加利亚陆军就从本国的“国营飞机工厂”(DargeavnaAeroplannaRabotilnitsa,缩写为DAR)购买了数架DARU-1型飞机,用于训练和侦察。此后10年里,保加利亚相继从捷克、法国、波兰购买了包括阿罗(Aero)、波泰(Portez)、PZL等型号在内的各种战斗机、轰炸机和侦察机。 L4I1nl  
8<}f:9/  
1934年,保加利亚空军正式成立,此后德国成为保加利亚的主要飞机供货商,提供了Do-17、FW-189、Ju-52和Ju-87等比较先进的飞机。从1940年到1944年,保加利亚还从购买了261架Me-109型飞机,这种性能优良的战斗机成为二战中保加利亚空军的战斗主力。此外,在1944年保加利亚倒戈之后,还从苏联获得了120架雅克—9战斗机和伊尔—2强击机。在战争期间,保加利亚空军一共组建了6个战斗机联队、2个轰炸机联队、1个运输机联队、1个侦察联队和2个训练联队。 lYkm1  
二战中保加利亚空军的战果主要集中在1943年以后,因为盟国只是从这时起才加大了对东南欧国家的空袭力度。1943年8月1日,保加利亚飞行员斯托扬?斯托扬诺夫中尉首夺战果,击落了一架空袭完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穿越保加利亚领空返回基地的美国B-24“解放者”轰炸机,他为此获得了鲍里斯三世的亲自接见。斯托扬诺夫后来又击落了3架B-24和两架B-38,击伤4架飞机,成为保加利亚空军头号王牌。 ;W6P$@'zs  
(P {o9  
在退出德国阵营之前,保加利亚王家空军一共击落了117架盟国飞机,大多数是B-24和B-17轰炸机,200多名盟国飞机员在保加利亚上空丧生,329名飞行员被俘,一直关押到1944年10月。保加利亚方面有19名飞行员在空战中阵亡。许多美国空军飞行员在战后都心有余悸地回忆了保加利亚人的凶悍战斗力,其中包括两次用机身撞毁敌机。第一次撞击发生在1943年12月20日,保加利亚飞行员斯皮萨列夫斯基驾驶其受伤的Me-109G战斗机撞上一架B-17“空中堡垒”的尾部,与其同归于尽。第二次发生在1944年4月17日美国对索非亚的“黑色复活节”空袭期间,尼古拉?邦切夫中尉在7000米的高空撞击了另外一架B-17,将其击落。邦切夫本人奇迹般地在撞击中生还,跳伞着陆。 'ojI_%9<  
wykk</eQ.i  
退潮 4R5+"h:  
二战中德国同保加利亚的关系,和它同罗马尼亚、匈牙利这些国家的关系差不多。虽然希特勒本人对这些国家的态度有所不同,但它们在经济上都处于德国支配之下,沦为第三帝国的“多瑙河农业和原料行省”。德国在保加利亚的经济目的可以一言以蔽之:强化农业。为了鼓励保加利亚多出口农产品,德国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保加利亚建造屠宰厂、冷藏厂、玻璃暖房等设备,法本化学公司还向保加利亚低价提供化肥和农药,以提高产量。 ~C6Qp`VF  
在战争中,保加利亚被迫每年向德国提供相当于30万头生猪、10万只羊、2万头牛所产的肉和皮革,此外还要运去大量油脂、罐头水果、蔬菜、烟草和几乎全部玫瑰精油。为了尽可能地多揩油,德国人为地将马克升值,并且扣留保加利亚应得的货款,让其在德国设立清算账户,用这些钱购买德国的工业产品——大至机器、军火、药品和化肥,小到玩具、缝纫机、灯泡和打字机。随着战事的推移,保加利亚的粮食和原料出口不断扩大,德国工业品的输入却不断减少,到1944年9月,德国欠保加利亚的债务已经高达700亿列伊。 1?\ #hemL  
J,ZvaF  
为了完成给德国的供货合同,保加利亚在1941年冬天成立了“征收委员会”,规定农民应将剩余农产品上缴。此外保加利亚政府还按照德国的要求,招募了大约5万名农业工人和建筑工人送到德国。保加利亚农民很快就学精了,当有风声说官家要下乡征粮时,他们就把牲畜赶到山上,把小麦和玉米藏起来,然后在收税官员询问时闷闷地指着眼前看得见的一小堆。至于志愿劳工,无论招工广告把德国的工作条件吹嘘得怎么动人,但是被派去的保加利亚不断跑回国内,而德国本土缺衣少粮、拖欠工资、轰炸不断的真实情况也就很快像风一样在保加利亚老百姓中扩散开来。至1942年底,向德国输送劳工的这股涓涓细流也就无声无臭地消失了。 "f|\":\  
Xk[;MZ[  
到1943年春天,第三帝国败相已显。3月底和4月初,鲍里斯三世两次拜访了希特勒,讨论战争形势、两国关系和犹太人问题。鲍里斯三世,和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一样,反对迫害犹太少数民族的行为。战争爆发至今,保加利亚还只是颁发了一道象征性的反犹太法令,其中只规定对犹太人的企业加倍征税。战前保加利亚有5.5万犹太人,到战争结束时为止,没有一人被强制驱逐或关入集中营。在轴心阵营中,只有它和芬兰做到了这一点。保加利亚犹太人社团至今仍为此感激鲍里斯。不过,在马其顿和南色雷斯,德国党卫队亲自出面兜捕国籍为南斯拉夫和希腊的1.3万犹太人,保加利亚民政管理当局以及教会虽然都出面加以阻止,但最后还是无能为力。 ^a~^$PUqI  
L M  
1943年7月24日,晴天一声惊雷,意大利传出墨索里尼倒台的消息。第二天,意大利国王维克托?埃曼纽尔三世将成立新政府的消息告诉了女婿鲍里斯,并说意大利的停战指日可待。8月9日,从德国传来急电,希特勒要在大本营会见保加利亚沙皇。8月14日,鲍里斯一行来到东普鲁士腊斯登堡的“狼穴”大本营,随后就与希特勒和一干德国军事领导人进行了3天的会谈。 n5i#GvO^  
\^9SuZ  
OHixOI$O  
鲍里斯身体一向虚弱,很不适应“狼穴”的地下生活。他在那里感觉睡眠不好,脸色疲倦,还感到呼吸局促。希特勒要求保加利亚向苏德战场派遣军队,增派两个师到希腊北部作战,并准备在意大利倒戈时出兵接管阿尔巴尼亚。鲍里斯一项一项地拒绝这些要求,甚至同希特勒发生了争吵。最后,他被迫口头同意向希腊、阿尔巴尼亚增派军队,但要求回国同国防大臣米霍夫将军协商后再作出最后答复。 ^v. ~FFK  
f5jxF"oGNo  
#gbJ$1s  
8月16日,鲍里斯和保加利亚军事代表团乘坐希特勒提供的Ju-52专机离开腊斯登堡,返回索非亚。其间沙皇还亲自开了一会儿飞机。第二天,疲惫的鲍里斯来到里拉山脉的比斯特里查别墅休养。19日,他和弟弟基里尔亲王一道爬了里拉山的最高峰莫萨拉峰,下山时脸色苍白,身体疲倦。23日,鲍里斯返回索非亚处理公务,突然感觉胸口疼痛,并且呕吐。医生们会诊后认为沙皇得了心脏病,从柏林和维也纳紧急请来的医疗专家也认为鲍里斯得了心肌梗塞。27日晚上,沙皇病情恶化,开始昏迷不醒。次日下午4点22分,49岁的鲍里斯三世沙皇心脏停止了跳动。当天晚上,保加利亚内阁发表了《告保加利亚人民书》,宣布了“统一者沙皇”去世的消息。 H~1&hF"d  
时值乱世,因此人们对鲍里斯的真正死因产生了怀疑。有人认为他在“狼穴”会见希特勒时试图退出与德国的同盟,因此被德国人下了毒;还有人认为他是被共产党毒死的,为的是在保加利亚制造混乱。伦敦BBC的广播援引了特工发来的消息,说沙皇是在索非亚火车站被人开枪打死的,后来又改称希特勒毒死了沙皇。 f6x}M9xS%  
qiQS:0|_  
无论其真正死因为何,鲍里斯的死使保加利亚在战争的紧要关头丧失了一位善于随机应变的统治者。他生性机敏,而且由于四分之一世纪中多变的命运而更加富于经验。沙皇的继承人是他6岁的儿子西美昂二世,王权由三人摄政委员会代行。这个委员会的首领是鲍里斯的弟弟基里尔?普列斯拉夫亲王,真正掌握权力的则是后来名声扫地的前首相波格丹?菲洛夫教授和国防部长米霍夫将军。 pj.}VF!d  
相当一部分保加利亚人认为,鲍里斯的性格很像他的外曾祖父、法国“平民国王”路易?菲利浦。他以其文明举止和谦虚行为,从一开始就几乎赢得保加利亚各阶层的尊敬。不少传记作者指出,鲍里斯的生活十分简朴,丝毫没有巴尔干君主中常见的那种奢华嗜好。他曾多次削减王室侍从,降低俸禄,每年王室俸禄的节余都被他捐赠给“儿童之家”慈善组织,为贫穷儿童购买食品。鲍里斯还禁止随意装修宫殿,禁止国家为他进口高档消费品和高级汽车,甚至连出国访问的费用也是由沙皇自掏腰包。要知道,就连号称立宪君主典范的英国王室,也只是在20世纪末才实行这些激进的措施。 Zf~Em'g"3  
鲍里斯三世生前一直认为,他立身行事的准则,应当是遵守《圣经》中“对国王的训勉”那段训言,并用以自勉:“……要替不能说话的人发言,维护孤苦无助者的权益。要替他们辩护,秉公判决,为穷苦人伸冤……”鲍里斯在位25年,他是否真得这么做人、这么管理国家,历史已经做出了回答。 m\~{l=jIS  
$ BV4i$  
^ sxcBG  
在战争年月里,沙皇的追悼仪式和葬礼都简短朴素。除了民众自发前来送别外,还邀请了为数不多的外国代表团,其中规格最高的是凯特尔元帅率领的德国代表团。凯特尔还带来了希特勒的亲笔唁电:“惊闻噩耗,我个人丧失最忠实的朋友和盟友。我本人和德国人民将永远怀念他。”鲍里斯的遗体经过防腐处理后安葬在保加利亚西南的里拉修道院,战后被共产党当局掘出,埋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地点。1990年代保加利亚政府试图重新安葬鲍里斯时,没有找到他的遗体,只是找到了他的心脏。 _w8iPL5:  
au'Zjj/Ai5  
]YcM45xg  
随着1944年的来临,如何跳下德国战车、在苏联红军“解放”自己之前就及时改投门庭,成了轴心国成员们面临的现实问题。当年1月10日到3月30日,保加利亚的主要工业城市遭到了美英飞机的10次猛烈空袭。4月17日“黑色复活节”那天,美国第8航空队出动对索非亚市中心发动了规模最大的一次空袭,造成了惨重损失。 y=)Cid  
1*aw~nY0  
VmM?KlC  
面对日益恶化的战争形势,1944年6月1日,由右翼农民党人巴格里扬诺夫领导的新内阁宣布即将改变保加利亚的外交政策,准备脱离轴心国。保加利亚共产党则仿照苏联,变希特勒的“反布尔什维克战争”为斯大林的“卫国战争”的经验,成立了“祖国阵线”,拼凑起曾经得罪过君主制和君主制得罪过的一切政党:农民党、社会民主党、“内部革命组织”,甚至还有1934年发动“发动政变”的“环节集团”。 Rckqr7q  
!\.%^LK1  
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成功掉转枪口;9月5日,芬兰人也反戈一击。这两个国家的停战在索非亚产生了震撼性的效果。三人摄政委员会开始四下寻找亲西方政党的领导人,希望他们出面组成内阁。巴格里扬诺夫政府也通过土耳其与亲美进行试探性谈判,邀请英军和土军抢在红军之前进驻保加利亚。9月2日,保加利亚又成立了农民党人穆拉维耶夫的新内阁,开始在开罗与盟国进行停战谈判。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顶端 Posted: 2009-05-25 20:02 | 5 楼
魔焰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487
爱心: 412 点
金钱: 4875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841(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27
最后登录:2015-05-22

 

然而单有亲西方的感情是不够的。9月5日,苏联将保加利亚的中立地位斥为“虚伪”,宣布与其进入战争状态,随即准备渡过多瑙河进入保加利亚领土。八面玲珑的穆拉维耶夫在同一天就请求停战,紧接着又在几个小时内对德国宣战。然而这些都无济于事。9月8日,进驻罗马尼亚的苏军在托尔布欣元帅的指挥下开进保加利亚国土,没有遭到任何抵抗,反而受到保加利亚老百姓的热烈欢迎。虽然这些老百姓中年岁最大的人也不会记得65年前“北方解放者”到来时的情景,但还是手捧面包和盐,与那些尘土满面的“斯拉夫兄弟”亲吻拥抱。 9mW95YI S  
J8[N!qDCj  
当天晚上,“祖国阵线”中两位发动军事政变的老手——“秘密军人同盟”首领维尔切夫将军和“环节集团”头目格奥尔基耶夫将军——娴熟地在索非亚夺取了政权。他们轻车熟路地调动军队占领了政府的要害部门,逮捕了内阁和议会成员。次日清晨,格奥尔基耶夫将三人摄政委员会的成员召入王宫,逼迫他们在组成新内阁的文件上签字,然后将其逮捕。这三个倒霉鬼随后被移交给苏军情报部门,盘问了三个月后交还保加利亚。“人民法庭”在1945年2月1日判处他们死刑。三名被告和其他30多名前王国政府官员在索非亚公墓的一个弹坑里一个挨一个地被枪毙了。倒霉的基里尔亲王虽然在担任摄政前后都不过问政事,年轻时还在欧洲各国欠下一屁股赌债和风流债,但临死时倒还保持了王室成员应有的尊严。他跳下汽车时表示,自己愿意第一个被处决。 k^-HY[Q9  
W|_^Oe<  
,B ]kX/W  
,TY&N-  
由于小沙皇西美昂二世即位时只有6岁,政变时只有7岁,实在找不出什么“罪行”,因此连苏联人和保共都不好意思判处他死刑。但是有人建议枪毙身为意大利公主的约安娜王后,还有人建议枪毙鲍里斯的几个妹妹。保共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出面阻止了这些纯属帮倒忙的建议。他指出,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同旧王国政权划清界限,使斐迪南一世和坟墓里的鲍里斯三世名声扫地。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成了“大保加利亚沙文主义的叛国集团”,这里保共创造性地将“大保加利亚”同“叛国”结合到了一起;“统一者沙皇”鲍里斯三世则是“刽子手和罪犯”。为了审判坟墓里的沙皇,“人民法庭”传唤了数十名证人。 Z6%Hhk[  
C<Q;3w`#1j  
保加利亚新政权的另外一个当务之急是配合苏军的行动,对德军部队发动进攻。驻扎在这个国家的德军向来不多,其中大部分部队在保加利亚掉转枪口之前即已撤离,而且希特勒已经决定,鉴于罗马尼亚的背叛,有必要将驻巴尔干半岛的全部德国部队撤回,以在中欧建立一条新防线。1944年秋天,褐色、褐色和田野灰色的德国潮水,像四年前汹涌袭来时一样突然,从巴尔干退走了。 rJ)O(  
新秩序 .[Ezg(U}ze  
苏联在1944年9月9日,即对保加利亚宣战一天之后,就解除了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随后同英美一道在10月28日与保加利亚签订了停战条约。条约规定苏军留驻保加利亚,保加利亚撤回在南斯拉夫和希腊领土上的占领军,并“惩办法西斯战犯”。此后,保加利亚军队在撤换掉不可靠的高级指挥官后,被置于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指挥下,与乌克兰第三方面军协同作战。在马其顿,一些部队对新政府的成立顾虑重重,于是拒绝撤回国内,选择同德军一道继续战斗,这些人大约有3000人左右。 _MfXN$I?}  
乌克兰第三方面军交给保军的任务是向西进攻,切断希腊的35万德军沿摩拉瓦河向本土撤退的退路。保加利亚第二军在10月8日发动了战斗,快意地再次踏上南斯拉夫马其顿的土地。在同党卫军第七“欧根亲王”师进行激烈战斗后,保军在10月13日占领了尼什城,接着向科索沃平原进军,以阻断波斯尼亚与马其顿之间的德国部队。与此同时,保加利亚第一军和第四军也在其左翼600公里长的前线上向西进军。11月22日,保军占领米特罗维察,从而切断了德军经科索沃平原西撤的道路。在这一阶段的战斗中,保军伤亡达16463人,其唯一的装甲旅损失了47辆坦克。 ]Z?$ 5Ks  
1944年12月,经过重新整编的保加利亚第一军开入萨瓦河和多瑙河之间集结待命。后来,它又开入匈牙利,部署在德拉瓦河至巴拉顿湖之间的战线上。1945年3月6日,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发动了“春醒”战役,从巴拉顿湖的西南和东北方向以步兵和坦克部队向苏军发动进攻。保加利亚第一军首当其冲,其防线很快被突破。只是由于苏军乌克兰第三方面军的顽强抵抗,以及泥泞道路的阻碍,德军的进攻才告失败。 SS;[{u!  
经过长时间的激烈战斗,保军在苏联第133军团的协助下转入反攻。接着,他们在3月末向奥地利方向转移,最后于5月8日在阿尔卑斯山麓的克拉根福同自意大利出发的英国第八军建立了联系。这一阶段保军的伤亡总数达14900人。 Q C?*O?~#  
德国投降后,保加利亚进入和平状态。军队很快从战时的45万人复员至13万。众多“法西斯战犯”被“人民法庭”判处死刑,其中包括前宪兵司令鲍里斯?季米特洛夫、前总参谋长康斯坦丁?鲁卡什、驻南斯拉夫占领军司令阿森?尼科洛夫和驻希腊占领军司令西莫夫等一干高级将领。保加利亚空军的王牌飞行员也受到怀疑,特别是两名飞行员在1946年驾机叛逃意大利之后,那些优秀的飞行员纷纷被共产党当局勒令退役或投入监狱。到1945年4月“人民法庭”结束工作时,共审讯11122人,其中2730人被判死刑,1305人终身监禁,5119人被判长达20年的徒刑。非官方的估计表明,有多达30000名政治反对派被处死。 *I 7$\0Q  
按照盟国和苏联在战争期间所作的一系列交易,保加利亚在战后将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1946年夏,保加利亚国民议会宣布对君主政体的前途进行公民投票。在9月8日的投票中,92.7%的人赞成成立共和国,只有4.2%的人赞成保留君主政体。9月15日,在国民议会的一次庄严会议上,保加利亚被宣布为人民共和国。苏联人用飞机运回来的瓦西里?科拉罗夫当选为临时主席。11月,大国民议会开幕,反对派农民党的领导人佩特科夫被指控为“阴谋颠覆政府”,然后被警察撵出了议会,并于次年被逮捕并处死。在莫斯科流亡了22年的季米特洛夫成为人民共和国的新总理。1947年12月4日,大国民议会又通过了一部由苏联专家起草的“季米特洛夫宪法”,为按共产主义原则重建国家提供了法律依据。 ;E0Xn-o_  
小沙皇的命运成了同情君主制的外国人关注的焦点。季米特洛夫此时显得相当仁慈,他允许西美昂二世随其母亲离开保加利亚,并且允许他们带走任何想带的财产。1946年9月16日,废王一家带着20多个箱子,乘政府提供的专列前往土耳其,然后从那里坐轮船到埃及。约安娜王后的父亲维克托?埃曼纽尔和哥哥翁贝托二世也在那里流寓。1950年,小沙皇一家受佛朗哥的邀请移居西班牙。 L1;IXCc=  
1947年2月10日,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在巴黎签订了最终和约。在此前的谈判中,希腊曾要求保加利亚割让罗多彼山脉以南的全部领土,并赔偿9亿美元。但是,由于苏联的保护和宽容,保加利亚最终只需赔偿7500万美元,其中5000万美元给希腊,2500万美元给南斯拉夫。苏联保护保加利亚不是没有原因的,毕竟,这是红军在东欧孵化出来的第一个共产主义国家,毕竟,在这么多巴尔干国家中,也只有保加利亚人对苏联的“解放”真心地表示欢迎,并甘愿接受共产主义新秩序。 HY[eo/nM1d  
遵照斯大林的宠臣日丹诺夫1947年9月在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会议上的指示,在保加利亚“消除多元化”的步伐加快了——社会党和农民党被并入共产党,“环节集团”和其他较小的党也在自我清算后成为“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一部分。共产党还开始重新组建全国总工会,并逐步强迫所有的工人组织加入该公会。各种青年组织也同样并入“季米特洛夫共产主义青年团”。保加利亚教会的斯特凡督主教因为抵制共产党直接控制教会事务的企图而被迫辞职。 A;E7~qOG  
为了建立一个纯粹的保加利亚种族国家,在战争中幸存的5万名保加利亚犹太人在政府的半鼓励半威胁下移居以色列。保共政权还打算把国内所有的土耳其人和吉普赛人撵出国境。不过,由于保加利亚南部农业区的主要劳动力都是土耳其人,所以此举后来被强制性的“斯拉夫化”政策取而代之。 Y@'ug N|[C  
在革命前,保加利亚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农业国家,不像东德人或捷克人那样见识过富庶的资本主义时代,因此其战后蓬勃发展的工业化进程确实让巴尔干的老农们打开眼界。苏联援助建设了“列宁”炼钢厂、两个火力发电厂、以及众多的化工厂、电缆厂和机器制造厂,东德援建了“恩斯特?台尔曼”纺织厂,捷克则援建了两个汽车修配厂。 A<esMDX  
不过,苏联在其“大家庭”里给保加利亚的定位与纳粹德国给的定位别无二致,也是成为农业基地而不是发展工业。为了给苏联消费者提供水果、肉类、烟草和玫瑰精油,因此保加利亚在建设了基本的、必要的重工业之后,就转而发展那些生产消费品的企业,而这些消费品大部分是为苏联生产的。这种做法为其当政者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在战后的东德、捷克、匈牙利等国,由于畸形发展服务于苏联需求的重工业,劳动人民、特别是工人阶级的生活水平都下降了,从而引起了1953年到1956年席卷东欧的那一系列暴动。但在保加利亚则确实是上升了,因此保加利亚也成为苏联集团内老百姓最听话的一个国家。 N0EJHS,>e  
按照斯大林在晚年为东欧设计的伟大魔术蓝图,保加利亚将在适当的时候与南斯拉夫合并、组成一个更大的南斯拉夫国家,同时罗马尼亚与匈牙利合并,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合并;然后,这三个认为拼凑的新国家再“自愿”并入苏联。吞并的第一步工作,即保南合并,在1944年保加利亚政变后就开始作为一项认真的话题加以讨论了。然而,在合并的方式上存在巨大差异,因为南斯拉夫设想保加利亚将作为第七个共和国加入联邦,地位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相同;保加利亚则希望成立一个南斯拉夫—保加利亚二元共和国。由于这个原因,以及个性极强的铁托在1948年与斯大林决裂,“巴尔干联邦”计划最终胎死腹中,两国之间一度偃旗息鼓的马其顿之争又重新端上了台面。 lI HSy  
1969年,为纪念《圣斯特法诺条约》签订九十周年,保加利亚人大肆庆祝,断言马其顿土地本属保加利亚,导致与南斯拉夫的关系紧张化。而当年夏天保加利亚取道瓦尔纳和敖德萨向捷克斯洛伐克派出坦克和步兵部队时,保南紧张关系明显加剧,两国纷纷向马其顿边境地区增派军队,边境上的气氛剑拔弩张。 s,Uc cA@  
出兵捷克斯洛伐克,是二战结束之后、伊拉克战争之前,保军参加过的唯一一次军事行动。保加利亚在战后没有多久就撕毁了巴黎和约中的所有军事限制:其陆军兵力在1949年便突破了55000人的限额;海军在1954年拥有了潜艇;空军飞机数目在1955年超过了90架的限制,而且拥有了轰炸机。这些都是托苏联关照庇护之福。 O?|st$g  
一位法国人曾经说过,“俄国就像狮子,你若是想对它产生好感,离它起码要有10公里的距离”。与屡次亡国于沙皇手中的波兰不同,也与1940年曾身受苏联欺凌的罗马尼亚不同,与苏联远隔数国的保加利亚人对其没有那么大的反感。对苏联“解放者”感恩戴德的态度成为战后保加利亚的主流意识,也使其成为苏联集团中最温顺、麻烦最少的一个卫星国。 Ym~*5|  
大概是因为亲俄亲苏的思潮过于强烈,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保加利亚都像是苏联在巴尔干半岛的一个迷你翻版:苏联批判死去的斯大林时,保加利亚批判他那活着的门徒、“保加利亚的小斯大林”契尔文科夫;勃列日涅夫推翻赫鲁晓夫时,托多尔?日夫科夫推翻了据称是“毛泽东主义者”的马其顿人安东?于哥夫。保加利亚人甚至还仿照红场,在首都最大的“9月9日广场”上为死在苏联的季米特洛夫建造了豪华的白色陵墓,以保存他那经过防腐处理的尸体。日夫科夫也像崇尚享受的勃列日涅夫一样,把一系列风景优美的王宫、山庄、猎场和海岸变成专供他和其党羽享用的疗养所,尤其是1981年保加利亚举国庆祝完他的70大寿后,其生活更是腐化堕落。昔日东罗马君主的排场又得以恢复,那些自称为拜占庭继承人的古保加利亚沙皇们若是地下有知,亦当感欣慰。 ;2X/)sxWz  
然而拜占庭的生活方式是足以腐蚀统治者的,无论他的头衔是沙皇还是总书记。20世纪80年代末,保加利亚在苏联模式下长期积累起来的矛盾终于总爆发,不过其突破口却是民族问题。1989年春天,保加利亚南部的穆斯林不断举行集会示威,要求恢复穆斯林姓名和自由移居土耳其。在共产党掌握权力后,这还是第一次在保加利亚发生反对政府的游行。5月29日,日夫科夫宣布开放边界,超过30万的保加利亚穆斯林离境去了土耳其。然而这些举动向人民暴露了当局的软弱性,让他们大开眼界。当年11月,保加利亚爆发规模更大的游行,其矛头已经直指政权。在一场典型保加利亚式的宫廷政变后,日夫科夫被保共政治局宣布解职。然而这也无济于事。 "I.PV$Rxl  
1990年6月,保加利亚举行了1931年后的第一次自由选举。此后又过了11年,流亡国外50年的“小沙皇”西美昂二世当选了这个命运离奇曲折的国家的总理,与之一道参加竞选的竟然还有从坟墓中复活过来的“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就算在亲眼目睹过无数“圣人复活”、“耶稣降临”之类奇迹的巴尔干半岛,这也算是罕有的神迹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顶端 Posted: 2009-05-25 20:02 | 6 楼
莫斯卡连科
全苏陆海空军志愿支援协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各族人民友谊勋章 苏联武装力量中将
级别: 高级指挥员


精华: 1
发帖: 2303
爱心: 1286 点
金钱: 27121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苏联
在线时间:1570(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30
最后登录:2020-06-25

 

《战争史研究》里面的文章,不过劝同志们读这本杂志的时候要注意鉴别,因为那个杂志的主编是对苏联有成见的
  军歌多嘹亮,红旗在飘扬,从波罗地海到那太平洋,这就是我们伟大苏维埃,荣光射万丈,照耀地球上。同志们齐步,勇敢向前进,捍卫着真理,勇敢去战斗,要让列宁旗帜高高升起,建立共产主义新世界!
领袖所缔造,人民来建设,在那十月的烽火中诞生,这就是我们伟大苏维埃,团结于一心,坚定如钢铁。同志们齐步,勇敢向前进,捍卫着真理,勇敢去战斗,要让列宁旗帜高高升起,建立共产主义新世界!乌拉—乌拉!!!

顶端 Posted: 2009-05-26 13:21 | 7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Total 0.014599(s) query 6, Time now is:06-29 09:02,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