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转苏共历次代表大会简介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zqq1993chn
苏共中央委员 苏军驻德军队集群总司令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一枚红星勋章 第二枚红星勋章 近卫军证章 苏联武装力量上将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0
发帖: 2006
爱心: 393 点
金钱: 200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苏联
在线时间:21(小时)
注册时间:2014-05-31
最后登录:2024-06-28

 转苏共历次代表大会简介

0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K. j' F+ F( u& j W[YtNL;  
e2;"> tp6?  
1898年3月13——15日〔1〕在明斯克秘密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总共只有9人,他们代表着彼得堡、莫斯科、基辅和叶加特林诺斯拉夫的“斗争协会”以及崩得〔2〕和基辅“工人报”小组等6个组织。大会通过了建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决定,井选出了由3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代表大会宣告党的建立,无疑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革命宣传作用,代表大会宣布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了争取政治自由的任务,为俄国各族无产者联合成为一个政党奠定了基础。但事实上,党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是因为代表大会没有制定出统一的党纲、党章和策略;以大会名义发表的《宣言》,有许多地方还不能令人满意,例如,这个《宣言》回避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根本没有提及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问题。回避了无产阶级在反对沙皇制度和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的同盟者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大会代表和全部中央委员在会议结束不久都被沙皇警察所逮捕,因而党的组织关系遭到了破坏,以列宁为首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正在西伯利亚流放地,党缺少一个坚强的核心。 Uc&0>_Z  
2 b" M! ^9 S8 ]5 u Z^sO`C  
俄国社会民主党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3 o6 J/ {/ @. N/ b$ J eI@O9<.&  
8 W! e/ v. q! P* P5 h8 [ ^E9@L ??  
1903年7月30日一8月23日秘密举行。代表大会最初在布鲁塞尔开了13次会,后来因受警察迫害而移至伦敦举行。总共开了37次会。出席大会的代表有43名,拥有51票表决权(其中8个代表各拥有两票表决权)。他们代表26个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组织。此外,参加大会工作的还有14名有发言权的代表。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在《火星报,所提出和制定的原则和组织的基础上建立真正的政党”。〔3〕列宁当选为大会的副主席。他在会上做了大量工作。他弄清了各地组织的状况,并和代表们一起讨论了代表大会上的很多问题。列宁在代表大会上做了关于党章的报告,还在代表大会的一次会议上做了关于民族问题的报告。在3个多星期的大会期间,列宁做了130多次发言和答辩。代表大会选出了由列宁,普列汉诺夫和马尔托夫3人组成的党中央机关报《火星报》编辑部和由克尔日札诺夫斯基、林格尼克和诺斯科夫3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代表大会通过了第1个党纲并制定了党章。党纲号召俄国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者为推翻沙皇专制,然后为推翻资产阶级制度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根据党章规定,中央机关报编辑部和中央委员会按对等原则建立党总委员会。总委员会的1名负责召集总委员会的委员直接在代表大会上选出。在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党分裂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这次分裂是党内革命派(布尔什维克)同机会主义派(孟什维克)在下述问题上斗争的结果:即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政党,是成为真正革命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是成为西欧国家中的那种改良主义的社会民主党。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实际上已建立起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规定了彻底的行动纲领。5 I6 N' Y/ Y9 x. B3 D, w4 x  H _L"rygit  
5d)G30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三次代表大会 mU*GcWbc+  
{W-PYHZ;  
1905年4月25日一5月10日在伦敦举行。出席大会的有24名有表决权和14名有发言权的代表、,他们代表着20个布尔什维克的委员会。孟什维克拒绝参加这次代表大会。当时,尚无确切的党员登记数字,但根据某些材料可以知道,到1905年初,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员大约为8400人。- V$ f' F1 c5 o* `4 @) W* k X(8 ]9  
P iN3t]2  
代表大会研究制定了党在争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并把它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斗争中的战略和策略。代表大会讨论了关于武装起义和群众的政治罢工问题、参加临时革命government、支持农民运动、如何对待党内已经分裂出去的部分(孟什维克)以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如何公开活动等问题。这次代表大会取消了上次代表大会所认可的两个中心——中央机关报和中央委员会的并存制,选举出由5人组成的统一的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这样,党总委员会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鉴于《火星报,已落入孟什维克手中,第三次代表大会责成中央委员会创办新的中央机关报《无产者报》,列宁当选为该报编辑。4 F' |$ q/ H! j6 [3 n5 J4 l6 d (GZm+?  
4CDmq[AVS[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四钦代表大会 ?p5Eo{B  
5 E1 c+ a/ [/ A+ i5 W! X1 z0 l V!oyC$eV  
1906年4月23日——5月8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次大会在党的历史上被称为统一代表大会,因为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的代表都参加了大会。在代表的选举方面根据列宁的提议第一次规定了按党员数量确定代表名额的制度;即300名党员中选出1个代表;少于300人的组织也选派1名代表。按党员数量确定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制度被写入第四次代表大会所通过的党章。出席这次大会的有代表57个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地方组织的112名有表决权和22名有发言权的代表。此外,出席这次大会的还有各民族党组织的代表:崩得代表3人,波兰社会民主党代表3人,拉脱维亚社会民主党组织代表3人。代表大会讨论了以下问题:关于对待国家杜马的策略、关于对待各个党派的态度、关于修改土地纲领、关于对待农民运动的态度、关于对待工人代表苏维埃的态度,等等。由于当时许多布尔什维克党组织正在领导武装起义,不能派代表出席会议,而孟什维克在国内非工业地区有很多组织,能够派出较多的代表,所以,孟什维克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占优势,正因为如此,在很多问题上未能通过彻底革命的决议。 2$jY_{B+x  
. U9 m* ~6 y% m2 m! `5 E DQ,QyV  
在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只是形式上统一起来,而实际上仍保持各自的观点和独立的组织。布尔什维克继续对孟什维克、对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进行深刻的原则性的斗争。代表大会接纳了两个民族组织——波兰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拉脱维亚社会民主工党——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这次代表大会选举了由10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3名布尔什维克和7名孟什维克)。 nX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五次代表大会 9:P)@UF  
twJck~l~n  
1907年5月13日——6月1日在伦敦举行。出席大会的有303名有表决权和39名有发言权的代表。他们代表了145个地方组织的15万名党员。布尔什维克和民族组织中的列宁路线拥护者在代表大会上占了优势。6 C( R- m! C, ~, x+ G& L+ j9 Y cu Nwv(P  
1 [& r, E( {, o+ X. N/ ]5 Z  9TeDLp  
代表大会讨论了中央委员会的工作报告,杜马党团的工作报告,关于党和工会的关系问题,关于对待资产阶级政党的态度、关于军队工作,等等。大会选出了由12名委员和22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虽然在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会里拥护列宁路线的人占据多数(5名中央委员和10名候补委员是布尔什维克),但是参加中央委员会的也有一些孟什维克和经常动摇于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的各民族社会民主党组织的代表。鉴于中央委员会成份复杂,就在代表大会期间,布尔什维克代表又举行会议,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中央机关。 }nQHP4'  
9 Q/ u+ u( S! E P)T:6K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大会  O: X. O/ X( ^! k6 g+ _ '  _N >  
( U) z$ I/ I1 M' ] 5K8\hoW{  
1917年8月8——16日在彼得格勒半公开地举行(只公布了开会的消息,但没有说明会议地址)。参加大会的有157名有表决权和110名有发言权的代表。他们代表约24万名党员。列宁当时因躲避临时government的密探追寻而隐居于拉兹里夫湖畔,但他通过在彼得格勒的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莫洛托夫和奥尔忠尼启泽,秘密地领导大会。斯大林根据列宁的指示做了中央委员会的政治报告。 .EI/0"^  
i'a M#4V  
代表大会讨论了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以及关于政治形势,关于经济任务、关于列宁不出席法庭受审〔4〕等问题。大会选举了由21名委员和10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由3名莫斯科州党组织的代表和2名彼得格勒市党组织的代表组成的检查委员会的决定。代表大会还确定了举行反对资产阶级及其临时government的武装起义的方针。这是革命前举行的最后一次党代表大会。它对准备工人阶级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1 Z) \$ T* S6 j% l; W+ R zdY`c  
X/@Gx 4  
俄共(布)第七次特别代表大会9 F- `, \+ }7 ] Th-zMQ4  
' U6 I+ h& {, l& V$ m' h( E hM;EUWv  
为了彻底解决关于同德国缔结布列斯特和约的问题,1918年3月6——8日在彼得格勒塔夫利达宫举行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这是布尔什维克党执政后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46个有表决权和58个有发言权的代表。他们代表着大约17万名党员,而当时党员总数却是30万名左右,因为这是一次紧急召开的代表大会,加上一部分国土还被德军占领着,所以许多党组织未能选派代表参加大会。代表大会讨论了列宁所作的中央委员会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政治报告,并且在30票赞成、12票反对、4票弃权的情况下通过了关于缔结布列斯特和约的决定。这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更改党的名称和修改党纲的决定。从这次大会起,党开始改称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因为使用“共产党”这个名称更符合党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大会选出了由列宁、斯大林等人组成的专门委员会来起草新党纲。列宁拟定的草案被采纳为党纲的基础。大会选举了由15名委员和8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g* c" c: C. n: ] sg3%n0Ms.W  
N @k:kI  
第七次代表大会击败了“左派共产主义者”和托洛茨基派,使俄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得到了和平即喘息时机,使党赢得了时间来建立红军和组织苏维埃经济。3 G3 h( E6 I( i4 |) c% Q  o8 R  c Z*JZ Ubo-Q  
! J4 P0 r5 d& V- y2 k S>6APQ-   
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 a4 v9 J1 c# t# J8 S6 C8 F o;"!#Z 1SJ  
$jm'uDvm  
1919年3月1823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原法院圆行大厅(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即后来的人民委员会的斯维尔德洛夫大厅)举行。出席大会的有301名有表决权和102名有发言权的代表。他们代表着313,766名党员。代表大会讨论了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俄共(布)党纲草案、军事形势和军事政策、农村工作问题和组织问题。) b% x$ B/ ^2 b  a4 |+ g7 A: X4 N @x)z" )>  
# E4 }+ |: o& Y5 S 5ewQjwW0  
代表大会通过了第2个党纲。这个党纲确定了党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整个过渡时期的任务。大会还确定了由中立中农转变为团结中农的政策。由于新党员大批涌入党内,大会通过了改善党的社会成份和重新进行登记的决议。这是第一次清党的开始。大会选举了由19名委员和8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以及由3人组成的检查委员会。 -wY6da*.W  
( H+ x: E9 o1 C% T; ^9 x$ Z* l 0-=QQOART\  
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0 G; W' o! l$ q+ R2 y- }& W ct/I85c@P  
Dgdh3q;  
1920年3月29日——4月5日在莫斯科召开。大会在大剧院开幕,随后的会议在克里姆林宫斯维尔德洛夫大厅举行。出席大会的有554名有表决权和162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611978名党员o’大会讨论了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统一的经济计划问题,‘确定了俄国电气化计划的基本要点。大会回击了以萨普龙诺夫、奥新斯基和弗.斯米尔诺夫为首的“民主集中派”及其支持者李可夫和托姆斯基等人,因为他们反对在工业部门实行一长制和厂长个人负责制,而坚持在工业领导方面事事都实行“集体领导”,完全不要专人负责。代表大会选出了由19名委员和12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M; D5 X2 j+ R; U& x) Z Tux~4W  
1j}o. 0\  
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 d0 f; ~$ y! y0 f3 f/ ^5 Z0 X fd(>[RP?  
/GEqU^ B  
1921年3月8——16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斯维尔德洛夫大厅举行。出席大会的有694名有表决权和296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732521名党员。大会通过了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历史性决议,从而开始了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大会通过了《关于党的统一》决议;大会听取、讨论了斯大林关于民族问题的报告并通过了关于民族问题的决议,表示要消灭过去的被压迫民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的落后状态,必须帮助他们赶上俄国中部地区。代表大会选出了由25名委员和1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由7名委员和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监察委员会。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q) D3 i: R5 k' G" k% ]# ^ k(s3~S2h  
& {4 k, o* b6 k. m1 n  P zj8;ENhEI  
1922年3月27日——4月2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斯维尔德洛夫大厅举行。出席大会的有522名有表决权和165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532000名党员和117900名预备党员。 bO-8<IjC_3  
4 k* O4 z+ C# ]; P8 ? sR5dC_  
代表大会讨论了中央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和俄共(布)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工作报告,以及清党的总结报告。列宁在向代表大会所作的报告中对新经济政策第一年的实行情况做了总结,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任务。代表大会批准了根据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拟定的《中央检查委员会条例》。代表大会选出了由27名委员和19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斯大林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5〕)、由5名委员和2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监察委员会。这次代表大会是列宁出席和发表讲话的最后一次代表大会。! \; _. t1 U& ]; U1 W- y' d BKN]DxJ6  
6 O) C$ i" p- W/ L# ]% `  I FC(m)S2  
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pPh$Jvo]  
8 \) ?# P' J/ f: N# t t]Vw` z%G  
1923年4月17——25日在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宫召开。出席大会的有408名有表决权和417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386000名党员和99000名预备党员。同上次党代会相比,党员人数有所减少,是因为当时还在继续清党。 &4 ]%&mX)-  
`P'{HT  
代表大会讨论了党中央机关的工作报告、工业问题、民族问题、农村税收政策问题,等等。列宁因病未出席代表大会。在代表大会之前不久发表飞他的《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日记摘录》、《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文章。代表们在讨论解决各种问题时都认真考虑和广泛利用了这些著作。大会选出了由40名委员和17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3名委员组成的中央检查委员会、50名委员和10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监察委员会。 7m1*Q@D  
! K2 W0 B0 _) Q3 k9 ~/ y0 y( c& U P afmHXx  
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P2 G6 `; R! W8 \; ~ Y#uf 2>J  
# i4 ?" M' X* c' p8 o ;R/=9l  
1924年5月23——31日在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宫召开。出席大会的有748名有表决权和416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735881名党员和127741名预备党名。党员人数比上次代表大会显著增加了,这是由于为纪念列宁而发展党员时新吸收了大约25万名党员,其中主要是从工人中吸收的。+ c1 m' K% ?9 g1 e" c -2f0CAh~  
sO6+L #!  
代表大会讨论了党的中央机关的工作报告、合作社和农村工作问题,商业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手稿问题、列宁研究院工作问题。这是列宁去世后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分别向各代表团宣读了被大家称为列宁遗嘱的《给代表大会的信》。列宁在信中强调必须保持党的统一,建立能够防止党分裂的稳固的中央。列宁在信中还对斯大林进行了评论,他一方面指出,斯大林作为一个党的卓越的活动家,有许多优点;同时也批评了他的某些缺点。各代表团在讨论列宁的信之后,考虑到斯大林的功绩以及他同各反党集团进行的不调和的斗争,主张让斯大林继续留在总书记的岗位上,但是斯大林应当考虑列宁对他的批评,并从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次代表大会选出了由53名委员和3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由151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和由3人组成的中央检查委员会。 4p F%G  
,]o32@   
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H\ZCIu/7  
iXBc ~S  
1925年12月18——31日在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宫举行。出席大会的有665名有表决权和641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643000名党员和445000名预备党。员。同上次党代会相比,党员人数略有减少,这是对混杂有反党分子的大学支部和机关支部进行了局部清洗的结果。 Am- JB  
. X  p) O8 a- F4 X1 C. K4 @ @#sQ7eMoy  
代表大会讨论了中央和中央监委的总结报告,修改党章的问题以及其他问题。代表大会在同以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为首的“新反对派”的斗争中捍卫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这次代大表会作为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大会载入党的史册。大会批准了新党章。大会通过了更改党的名称的决定,它从此改称为“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 'A4Lr  
_wm"v19  
代表大会选出了由63名委员和4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由163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和由?人组成的中央检查委员会。 ~,ac{%8x  
?L|@{RS{|  
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7 w) N; B' A' p! x8 D1 t @mW0EJ8bb  
*@n%K,$v  
1927年12月2——19日在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宫举行。出席大会的有898名有表决权和771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887233名党员和348957名预备党员。  i' W9 j; Y7 Z! R. I 2f4*r^  
  C3 C+ Z3 c( o- j3 t& d! B !I:6L7HdwB  
这次大会是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已获得巨大成就而农业却很落后的经济形势下召开的。代表大会讨论了中央和中央监委——212农检查院的总结报告,讨论了农村工作问题和关于制定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第1个五年计划的指示,讨论了关于反对派的问题。大会通过了关于全力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关于把农业改变为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大生产的决议。这次大会以农业集体化代表大会载入党的史册。代表大会批准了中央和中央监委把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开除出党的决定,并把托洛茨基一季诺维也夫联盟的骨干分子加米涅夫、皮达可夫、拉狄克、拉柯夫斯基、萨发罗夫,斯米尔加、伊·斯米尔诺夫,拉舍维奇等?5人开除出党,把萨普龙诺夫集团的23人也开除出党。 Qg3 -%i/@  
5 ?5 }& M+ h5 {$ ?. r: B4 Y3 j+ p olh|.9Kdj}  
大会选出了由71名委员和50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由195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和由9人组成的中央检查委员会。- v5 ?2 y4 K0 U4 M) t1 e4 F6 [6 y Hd4&"oeY  
4H{L>e  
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 jLZ+HYyG9  
o8bV z2E  
1930年6月26日——7月13日在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宫举行。出席大会的有1268名有表决权和891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1260874名党员和711609名预备党员。- h2 p9 Q$ i8 ]. A9 k M[N|HsI8?  
5 P7 p; O9 y5 a# ^; G Dtn|$g,  
代表大会听取并讨论了中央的政治报告和组织报告,中央监委的总结报告和联共(布)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团的总结报告,还讨论了关于工业方面五年计划完成情况的问题、集体农庄运动问题、工会任务问题。代表大会要求大力发展重工业,贯彻农业集体化方针。大会宣布右倾分子的观点与党籍不能相容。这次代表大会以社会主义展开全线进攻的大会载入党的历史。 )\t#e`3  
u'}DG#@-  
代表大会选出了由71名委员和67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由187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和由13人组成的中央检查委员会。: y; e. C; u* b+ }8 s# M9 Y) ~ !DLIIKO78  
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NZ_dz$c  
- u; ~" }* y: f7 L/ }! _ *#~3\{  
1934年1月26日——2月10日在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宫召开。出席大会的有1225名有表决权和736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1872488名党员和935298名预备党员。 $+$+;1[  
. ?0 p$ [' [) ~4 K7 t3 h <>p\9rVp*^  
这次代表大会被称为胜利者代表大会,是在苏联人民的政治热情和劳动热情十分高涨的情况下举行的。大会讨论了中央委员会、中央检查委员会、中央监察委员会——工农检查院、联共(布)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团的总结报告。大会对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第1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了总结,并确定了第2个五个计划。 G3KiU($V  
: S; z7 p/ g7 t4 y$ H Q5baY\"9^  
代表大会选出了由71名委员和68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大会还选出了由70人组成的苏维埃监察委员会和61人组成的党监察委员会以及由22人组成的中央检查委员会。( Q$ t0 \7 q" t4 F0 d/ p& `# V; v GK:*|jV  
- J, z; v) |: ^: I/ S GAQVeL1  
联共(布)第十八次代表大会 tk~7>S  
l'c|I &Y]  
1939年3月10——21日在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宫举行。出席大会的有1569名有表决权和466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1588852名党员和888814名预备党员。 GX(p7ZgB2  
. X  u( l1 |3 i$ c1 p nc([e9_9v  
代表大会听取并讨论了党的中央机关的总结报告,审查并确定了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第3个五年计划以及关于修改联共(布)党章的问题。大会确定了苏联的主要经济任务,宣布国家进入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和逐步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大会选出由71名委员和68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由50人组成的中央检查委员会。4 [+ m' ]( r% `. X* J ([s2F%S`@  
% `+ D1 P$ p$ p3 ~8 U: b% F &7}-Xvc  
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  m2 G8 E9 H3 J1 r( m T"3WB o  
* W2 F+ C) z% [( |1 G lxV>rmD  
1952年10月5——14日在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宫举行。出席大会的有1192名有表决权和167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6013259名党员和868886名预备党员。此外,出席大会的还有4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 ^m?h .  
. g: w# \/ r* P +>{{91mN  
大会听取、讨论了马林科夫的中央委员会工作的总结报告、摩斯卡托夫的中央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萨布罗夫的关于1951—1955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第5个五年计划的指示的报告、赫鲁晓夫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卡冈诺维奇的关于修改党纲的建议,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大会还听取了斯大林的演说和伏罗希洛夫的闭幕词。代表大会对自上次党代会以来13年间党的活动和人民的斗争与胜利进行了总结。大会通过了更改党的名称的决定。从此,党改称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大会选出由125名委员和111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由37人组成的中央检查委员会。. V, {; A2 M8 l' v6 k $vicxE~-E  
?9/%K45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v" f. f8 l$ K  ?/ `4 G; N& [ aY6]NpT  
% J) L' s# @& n4 \2 f$ C  ] @aI`ru+a  
1956年2月14——25日在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官召开。出席大会的有1349名有表决权和81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6795896名党员和419609名预备党员。出席大会的还有55个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大会听取、讨论了赫鲁晓夫作的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摩斯卡托夫作的中央检查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布尔加宁作的关于1956—1960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第6个五年计划的指示的报告,并就这些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代表大会对党章作了部分的修改并通过了起草新党纲的决定。此外,在非公开的会议上,代表大会听取了赫鲁晓夫所作的题为《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并就这一问题通过了决议。 VYvHpsI  
  o* p7 j' A* d8 h5 V he 9qWL&^G  
代表大会选出了由133名委员和122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和由63人组成的中央检查委员会。  _/ d4 D( F" [8 b( @ Yr"G)i~"Y  
%]d^B |  
苏共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9 a/ S" |, `4 G" n( h4 _! l9 h5 b  8DyE  
m/CA  
1959年1月27日——2月5日在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宫举行。出席大会的有1261名有表决权和106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7622356名党员和616775名预备党员。出席大会的还有72个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大会听取、讨论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关于1959—1965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控制数字的报告,大会对这一报告做出了决议。由于这是一次非常代表大会,所以未进行党的中央机关的选举。( ^. \2 g* q# `1 d/ n M7UVL&_z%  
cLX~NPD/  
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6 T# D; [9 Q1 q) e0 E. i ,>e)8  
@eR>?.:&  
1961年10月1731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会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有4394名有表决权和405名有发言权的代表,代表着9716005名党员和预备党员出席大会的还有80个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大会听取、讨论丁赫鲁晓夫的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和关于苏共纲领的报告、戈尔金的中央检查委员会的总结报告、科兹洛夫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并就上述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代表大会通过了第3个党纲。这个被苏共称为“建设共产主义的党纲”宣布,到1980年“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代表大会批准了新党章还通过了关于列宁墓的决定。0 k- G0 m( L: Z: W  :;rd!)5  
 _8t{4C  
大会选出了由175名委员和15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由65人组成的中央检查委员会。7 K& @/ y* v0 ? )R,*>-OPJL  
<.~j:GbsE  
苏共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 z, l2 s( G& {! \' [) g =U2`]50  
: T$ l, w: w7 D  q% n5 z- g  Q3 {# L 2g|+*.*`  
1966年3月29日——4月8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会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有4619名有表决权和323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11673676名党员和797403名预备党员。出席大会的还有86个国家的共产党,工人党,左翼社会党和民族民主政党的领导人和全权代表。" e0 h6 x) f0 Z" f* M& P( X3 J ar R)]gk 7  
}[? X%=  
代表大会听取、讨论了勃列日涅夫的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穆拉维耶娃的中央检查委员会的总结报告、柯西金的关于1966—1970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的指示的报告,并就上述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大会通过了关于部分修改党章的决议,还通过了关于美国侵略越南的声明。大会选出了由195名委员和16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勃列日涅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和由79人组成的中央检查委员会。 ZCV&v47\p_  
# q. p, u8 A* ~ 5q@o,d  
苏共第二十四次代表大会* I- U9 Z3 I: Y  y mR?OSeeB  
7 G) w! C( D$ O  t i $#bg^  
1971年3月30日——4月9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会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有4740名有表决权和223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共代表13810089名党员和645232名预备党员。出席大会的还有91个国家的102个共产党、左翼社会党和民族民主政党的代表团。大会听取并讨论了勃列日涅夫的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西佐夫的中央检查委员会的总结报告、柯西金的关于1971—1975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的指示的报告,并就上述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大会通过了部分修改苏共党章的决定。大会发表了《给印度支那人民自由与和平!》的呼吁书和《争取近东的公正持久和平的声明。大会选出了由241名委员和155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勃列日涅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和80人组成的中央检查委员会. :QB Wy  
s!uewS.  
苏共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 k+ y  H1 g8 g" b4 w; S .DIHd/wA  
  |+ I" B9 T7 B6 z Xq,{)G%9nM  
1976年2月24日——3月5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会堂举行。出席大会的有4998名代表,共代表15058017名党员和636170名预备党员。出席大会的还有96个国家的103个共产党、工人党和民族民主政党的代表团。 _epi[zf@  
2 N. h$ {9 D2 f* @  f9 A X`[or:cB  
代表大会听取并讨论了勃列日涅夫的《苏共中央委员会总结报告和当前党的对内对外政策任务》、西佐夫的《中央检查委员会的总结报告》、柯西金的《1976—1980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基本方针,的报告,并就这些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代表大会发表了《给被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囚禁者以自由》的声明。大会选出了由287名委员和139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勃列日涅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由85人组成的中央检查委员会。苏共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 gy,B+~p  
   q^k6.5*"  
  1981年2月23日——3月3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会堂举行。出席大会的有4994名代表,代表着1748万名党员。出席大会的还有199个国家的123个共产党、工人党,民族民主党以及其他政党和组织的代表团。 Z-Zox-I1}-  
  9 u' S& C4 m1 M! J# y lfb]xu]O  
  大会听取、讨论了勃列日涅夫的《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和当前党在对内对外政策方面的任务》、西佐夫的《中央检查委员会的总结报告》,吉洪诺夫的《苏联1981—1985和1990年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针》的报告,并就这些报告通过了相应的决议。代表大会还通过了关于起草苏共纲领新修订本的决定和关于苏共二十六大收到的劳动人民来信和检举书、共产党员上诉书的决定。' {& i: d' J$ i WY  #pzBA  
  ( M% x" ~4 `7 | ^\J/l\n  
  代表大会选出了由319名委员和151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勃列日涅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由75人组成的中央检查委员会。据塔斯社报道,1985年4月23日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决定:1986年2月25日将召开苏共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这次中央全会还批准了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的如下议程:①苏共中央总结报告和党的任务,报告人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②苏共中央检查委员会总结报告,报告人苏共中央检查委员会主席西佐夫;③关于苏共纲领新修订本;④关于修改苏共章程;⑤关于1986—1990年和2000年长远的苏联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报告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吉洪诺夫〔6〕;⑥选举党中央机关。这次中央全会还确定了出席苏共二十七大的代表名额:每3670名党员有1名代表。 <{:$ ]3  
我的荣耀便是忠诚
顶端 Posted: 2014-06-11 21:09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Total 0.013931(s) query 5, Time now is:06-29 18:48,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