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 那些难以忘怀的战争岁月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乌拉尔之梦
级别: 三等参事


精华: 0
发帖: 101
爱心: -3 点
金钱: -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苏联
在线时间:139(小时)
注册时间:2009-06-02
最后登录:2023-08-06

 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 那些难以忘怀的战争岁月

0
     “1942年1月25日下午3时,祖母死了;1942年5月11日凌晨2时,叔叔死了;1942年5月13日早上7时,妈妈死了……”在纳粹德国军队围困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的日子里,年仅11岁的丹尼娅在日记里记下了许多对她的年龄而言过于严酷的事实。 gq*- v:P>  
j,80EhZ  
时光流逝。在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前夕,当人们漫步在列宁格勒历史博物馆,看到当年的小姑娘用稚嫩的笔迹写下的日记,依然能感受到难以言说的震撼。 (BVLlOo?J  
1HskY| X  
这本日记,连同许多散落在俄罗斯各地博物馆和档案馆中的书信、日记和其他文献,从无数个体的视角,忠实地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入侵苏联的那段历史。发黄的纸页细数一段段普通人的故事,而其中充盈的守卫家园的勇气和正义必胜的信念,即使在60多年后读来,仍令人感佩,也令人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 4 `Z@^W  
'v* =}k  
信念之光引领人们 /4YXx|V  
'BpK(PlUh  
1941年冬天,德军对久攻不下的列宁格勒实行封锁,这座被称为“北方威尼斯”的美丽城市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围困。整整900天,人们缺食少水,没有供电和暖气,饥饿、寒冷、疾病和不时的轰炸,让多少家庭备受煎熬,又让多少可爱的孩子变成孤儿。 W*QD'  
[g]ks   
然而,即使在那样黑暗的日子里,列宁格勒人也从未丧失活下去的勇气。在对死亡的恐惧和失去亲人的痛苦中,人们团结起来,相互鼓励,努力克服艰难和困苦。 *SzP7]1m  
@(JcM=  
当时的列宁格勒市共青团团委书记伊万诺夫把全城的共青团员组织起来,让他们去帮助身陷绝境的同胞。在一次共青团大会上,他鼓励大家说:“我们正经受严酷的考验。我们要带着希望朝前看。胜利的曙光穿越封锁带来的艰难困苦照耀着我们。我们为胜利而战斗,我们将战斗到最后一滴血。” 1941年冬天,年轻的女教师伊丽莎白救了几百个孩子,9岁的尤拉是其中一个。伊丽莎白在日记里写道:尤拉的父亲去了前线,妈妈饿死了,孩子连续多日睡在死去的妈妈身边。当我想把他带走时,尤拉哭闹着不愿离去:“妈妈,没有我,你怎么办!”。 +[UFf3(ON  
p \; * :  
作家格拉宁在报告文学《围困纪事》中写道:“我们的主人公并不知道将来会胜利。他们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活下来,不知道列宁格勒的前途,祖国的未来。疑虑,甚至悲观失望曾经笼罩在他们心头。” V=VL@=  
@4B+<,i   
“可就是在那些日子里,他们心中也萌发着正义必胜的信念,他们深信列宁格勒能挺住。……尽管处境日趋恶化,饥饿更加难挨,死亡的阴影不断吞没着希望之光,但这个信念却逐渐坚定起来。” 8js5/G+  
s!~M,zsQN  
温馨家书鼓舞心灵 H?sl_3- #  
$R2T)  
战争爆发后,千百万苏联人被迫离开故土,无数家庭骨肉分离。人们通过写信寻找亲人,向爱人倾诉衷肠。在漫长的1481个战争日子里,书信成了人们难得的心灵慰藉,也是艰难中相互扶持的可贵支撑。 pL]C]HGv  
>>rW-&  
战士们在信里向亲人们描述战斗,表达对和平的向往。一位名叫特罗菲缅科的战士写道:“我们在博布鲁伊斯克给德军以沉重打击。我多么希望,1944年是战争的最后一年。现在德国人在我们面前举起了双手。我仿佛看到了和平的到来,听到了姑娘的歌声和孩子的欢笑。” ;tf1 #6{  
H4 Ca+;  
在前线作战的父亲,时刻挂念家中的妻儿。苏联空军某团飞行大队队长罗格夫在给妻子的信里说:“我亲爱的姑娘,不要悲伤,和我一样依靠重逢的希望好好活着。冬天快来了,给儿子买一双毡靴,缝一件大衣。我爱你。” 战地书信也促成了不少美好姻缘。中学数学老师米哈伊尔在战争爆发后入伍,他在战场上收到了以前的学生索尼娅的来信:“我经常想起你上的课。我记得,听到你的声音时,我浑身颤抖,心跳加快……”米哈伊尔很快就给索尼娅回了信:“我带着极大的愉悦读了你的来信。你不会想到,这里的人们读到亲人的来信时有多么幸福。”在3年的鸿雁传书后,米哈伊尔和索尼娅于1944年结为夫妻。 3q R@$pm  
2*vOo^f  
天文专业的大学生鲁布涅娃在大学四年级时去了前线,经过培训后成为一名飞行员。她在战场上给父母写信:“你们知道了我的职业后可能会担心。但你们要相信,我是有经验的飞行员。前线环境和培训的区别仅仅在于有时会发射炮弹。……万一我有什么不测,你们会为自己的女儿曾经在天空飞翔而骄傲。” 5znLpBX<N  
ik+qx~+`Qv  
对和平的渴望给人以勇气,对家园的爱恋能创造奇迹。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因为心中的信念而变得强大。在苏军的顽强抵抗下,凶残的德军终于转攻为守,最后节节败退。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开始向柏林发起进攻。5月7日,德国无条件投降。 }IC$Du#  
C (vi ns  
正义终能战胜邪恶 ::g"dRS<v  
9<k<HmkD  
1945年5月9日零时,德国的投降书生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将这一天定为胜利日。在苏联各个城市,人们手挥旗帜走上街头,载歌载舞,参加欢庆胜利的游行。 ' jZ2^  
[3nhf<O  
伊万诺娃当时是波罗的海城市里加的一名小学生,父亲是一名军人。1945年5月9日,是她永远难忘的一天。她在回忆文章中说,这天凌晨,她被喧闹声吵醒。在自家的厨房里,她看到餐桌旁坐着很多神态疲惫的士兵。父亲对她说:“高兴点,我的女儿。希特勒完了,我们胜利了!”父亲身边的一位士兵含着眼泪说:“小姑娘,战争结束了!” 8JAA?0L"'  
_J 6|ju\  
伊万诺娃和大家一起,收听了广播里有关德国投降、战争胜利的消息。她和哥哥来到大街上,看见到处都是激动欢呼的人群,耳边不停听到“胜利”这个词。当天傍晚,一支苏军部队经过里加市中心,这些士兵虽然看起来很疲惫,衣服和靴子上满是尘土,但他们精神饱满、神情骄傲。路边的群众把采来的丁香花送到他们手中。 9qIUBHe  
d;|e7$F'  
这一天,苏联各地的人们像伊万诺娃一家人一样,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们以自己的不屈不挠再次印证了历史上被无数次证明的一点: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发动战争者终将玩火自焚。 c ^G\w+_  
         ZwAX+0  
                                                               来源:新华网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万岁!
顶端 Posted: 2010-05-08 07:12 | [楼 主]
huxiaohan
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三枚劳动红旗勋章
级别: 特级国家二等参事


精华: 0
发帖: 3311
爱心: 856 点
金钱: 784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苏联
在线时间:352(小时)
注册时间:2009-04-11
最后登录:2015-08-07

 

想起了《使命召唤5》里面红军在国会大厦楼顶插上红旗的那感人一幕。
我们的歌声,流传四方,我们的旗帜在全球飘扬.它飘扬,光辉而明亮,它是我们的鲜血在燃烧发光!
你吃吃凤梨,嚼嚼松鸡.你的末日到了,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者,切莫为我的命运哀伤:我要是活着,你们就得死亡.
顶端 Posted: 2010-05-08 17:22 | 1 楼
坚强的心
级别: 苏联武装力量少校


精华: 0
发帖: 351
爱心: 121 点
金钱: 7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苏联
在线时间:9(小时)
注册时间:2010-01-09
最后登录:2013-04-13

 

我想起了俄罗斯乐队lube的davai za,有一句歌词是翻出了45年前的老照片当时祖父在柏林,他是红军的指挥官.......感动
光荣属于伟大的苏维埃
顶端 Posted: 2010-05-08 17:28 | 2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Total 0.011593(s) query 6, Time now is:06-30 02:59,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