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斯大林军事理论5篇《转载》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SSPANZER44
级别: 民德国家人民军上校


精华: 0
发帖: 871
爱心: 823 点
金钱: 2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在线时间:24(小时)
注册时间:2008-11-11
最后登录:2014-12-16

 斯大林军事理论5篇《转载》

0
作者:斯大林
)Jjw}}$}Y  
Yw1q2jT  
1sJJ"dC.w  
斯大林的军事理论 3z. >b  
         SD.*G'N&2f  
         Dlsa(  
          斯大林协助列宁组织领导了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和反击外国武装干涉,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列宁逝世后,他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十分重视国防建设,发展国防工业、军事科技,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并根据战争危险的增长加紧卫国战争的准备。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他领导苏联党政军民,进行了艰难的战略防御,倾注国力,抗击、反击敌人。经过大规模的战略反攻、战略进攻、战略追击,于1945年5月2日攻克柏林,迫使德国于5月8日无条件投降。斯大林领导的伟大的卫国战争,从1941年 6月22日开始,至1945年5月9日夺取全胜为止,日日夜夜地紧张战斗,以牺牲苏联2700多万军民的代价,消灭、击溃、俘获敌军 607个师,歼灭敌军 1000余万人,击毁、缴获飞机 7万余架,坦克和强击火炮约 5万辆,火炮 16.7万门,各种舰船2500余艘。在德国投降后,接着于 1945年 8月 9日凌晨发起苏日战争,投入174万大军向日本关东军实施了猛烈的进攻,在中国军民配合下,于8月18日迫使日本关东军投降,歼灭日军67.7万人,其中59.4万人投降。同时,还解放了朝鲜北部等地区。 0c;"bA0>Sx  
          苏日战争的胜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战后,为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社会主义制度,斯大林又领导苏联党政军民,致力于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发展新的军事科技。在以上这些伟大的斗争实践中,斯大林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军事理论,他在理论和战争艺术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D '_#?%3^  
          斯大林军事理论,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战争与革命实践的产物,其基本战略思想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势力范围的帝国主义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各国人民必须联合成一条世界革命战线,来反对帝国主义战线。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反对强敌的侵略,必须实行全民的卫国战争;实行卫国战争,要以积极防御战略为指导,适时转入战略反攻、战略进攻和彻底的战略追击;战略最重要的任务,是正确选择和规定基本战略方向,预先决定各次战役的性质和目的;在战略防御阶段,要组织一系列的进攻战役,消耗敌人的战略力量,增长自己的力量,为转入反攻创造条件;要采取积极的手段夺取战争主动权和制空权;在战争中,还必须依据实际情况,实行正确的退却;在任何形式的作战中,都必须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方向上,给敌以坚决的打击 ;要善于组织各军种、备战略集团的战略协同,以发挥整体力量消灭敌人;实施战略性的进攻战役,要以合围战役为主要形式,实施向心突击,围歼敌重兵集团;要建立和掌握强大的战略预备队,用于关键的时间和方向;要广泛组织游击战,配合正规战;加强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军队的政治觉悟,全体指战员都要研究战争经验,提高军事学术水平,学会按照现代军事科学的规则打胜仗;战略追击要神速地、日夜不停地追击敌人,直至把它打死在自己的洞穴里;后方的巩固,军队的士气,师的数量和质量,军队的装备,指挥人员的组织能力,是决定战争命运的五个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策略要服从、服务于战略,规定保障战略胜利的斗争形式和方法、手段。 *x` l1o  
         W:( Us y  
        斯大林的人民军队理论 7X3l&J2C4l  
         p q5H{  
         &T.P7nJ=  
          斯大林发展了马列主义无产阶级军队建设的理论。他十分重视无产阶级军队的地位、作用和建设。十月革命前夕他指出,“没有一支随时准备为革命效劳的武装力量,革命就不能胜利”,必须建立“和革命利益血肉相连的工人近卫军”;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强调指出,我们必须建立起一支有严格纪律的真正的工农正规军,以保卫共和国。随着战争危险的增长,斯大林致力于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的建设。他所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有:①优先发展重工业、国防工业和科学技术,加紧研制武器装备,为军队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创造坚实的基础。②创办军事院校,培养军官。到1939年,建成14所军事学院、63所陆军学校、14所海军学校、32所空军学校,为各军种培养了大量的军官和技术人才。③加速陆军机械化和突击能力的建设。1929年组建第一个试验性机械化团,到1941年 3月,组建了29个机械化军。1924年开始组建坦克团,到1938年建成 4个坦克军,28个独立轻、重型坦克旅,3个喷水坦克旅,并在步、骑兵师内建立了坦克部队。1939年开始建立摩托化师。1942年 6月,建立了第一批坦克集团军。大力建设炮兵,到卫国战争前夕拥有火炮、追击炮 6. 7万门(德军 5万门),是当时世界上火炮最多的国家。④创建、发展了空军。1918年开始创办空军支队,1927年组建了航空兵旅,30年代建立了航空兵军。1936年---- 1939年建立了三个重型轰炸机集团军。⑤创建、发展防空军。1937年创建了防空军,1942年4月----1945年 3月,组建了六个防空集团军,六个防空方面军。⑥重视发展海军。在原有海军的基础上,1932年开始组建远东海军,1935年改为太平洋舰队,1933年----1937年,建立了北方舰队。到卫国战争前夕,苏联海军拥有上千艘各种战斗舰艇,两千五百余架海军飞机。卫国战争开始后,边打、边建、边发展各军种、兵种,在战争的头半年中,新建了四百多个师。到1942年夏,苏军由战争开始时的500万人,发展到l100万人。1944年,作战部队就有940万人,装备有大炮和追击炮14.42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57万辆,飞机2.26万架。在整个卫国战争中,苏联共组建了 31个方面军,68个合成集团军,10个坦克集团军,29个机械化军,18个空军集团军,6个防空集团军,6个防空方面军等。这支强大的军队,对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w [x+2  
         ~SUl,Cs  
        斯大林的战争指导艺术 NOr*+N\  
         8l,hP.  
         IHMyP~{  
          苏联卫国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希特勒在灭亡波、法等七国后,计划在八个星期至三个月内消灭苏联,狂叫要把“俄国必须从欧洲国家的名单中划掉”。为达此目的,他集中了 190个师、550万大军,43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200门大炮、192艘舰艇,采用“闪击战”的作战方式,利用星期日的下半夜(3时 40分) 突然“闪击”苏联。四个战略集团在 2000千米的正面上,从四个战略方向上发起了猛烈的快速进攻,并逐步增加兵力到 270个师,打到莫斯科城下。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战争领导和战略指挥正确与否,关系到国家军民的生死存亡。为了战胜这样强大的敌人,保卫社会主义苏联,斯大林在战争领导和战略指挥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战略举措,主要有:①为发挥党政军民的整体威力,战胜敌人,建立了适应战争需要的强有力战争领导和战略指挥体系。在战前领导机构的基础上,战争发生后,先后建立了国防委员会、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红军总政治部、海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疏散委员会、国家非常委员会、反间谍总局等,增设了空军司令、装甲坦克兵司令、炮兵司令、火箭炮兵司令、防空军司令、工程兵主任、四个战略方向总指挥部和远东苏军总指挥部、城防委员会以及国防工业、军工生产领导体系等等。它们在战争中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职能,对实现战略企图起了重要的作用。②实施高度集中统一指挥。斯大林作为党中央总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主席、最高统帅,集党政军权于一身,同党政军其他领导人一起,统一领导全国党政军民对敌斗争,实施高度集中统一的战争领导和战略指挥。③集体讨论、决定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战争和与战争有关的重大问题,由斯大林主持的党中央政治局、国防委员会、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联席会议讨论作出决定。对一些紧急的重大军事行动,斯大林通常是召集国防委员会成员,有时也召集总参、总后、国防人民委员部、军兵种司令员,有时也让有关的方面军司令参加讨论战略决策,作出决定。④充分发挥国防委员会和它的最高统帅部的权威和战略指挥作用。把国防委员会作为特设的、拥有全权的最高国家机关,它作出的决议和发布的命令,具有战时法律效力,国家党政军机关,都得无条件地执行。国防委员会把最高统帅部大本营作为苏联武装力量的最高战略领导机构,直接领导各军种和各方面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只通过总参谋部统一指挥、协调苏军作战。⑤为提高战略领导的效能,发挥中间战略指挥机构----战略方向总指挥部的职能,负责统一指挥在各个战略方向上的数个方面军和军区、舰队等部队的作战。对一些重要的作战行动,斯大林常常直接指挥方面军、舰队甚至集团军的作战行动。 +|w~j#j9`  
         p2?+[d  
         Xg#([}b  
        斯大林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_4#psxl[M  
         U"G+su->e  
         |,~A9  
          斯大林发展了马列主义的人民战争理论和作战方法。斯大林领导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一场现代化的人民战争,规模之大,作战地区之广,战绩之辉煌,都是世界战争史上仅有的。他统率千万大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上和苏日战争中,连续进行了四年多的大规模的作战,其中包括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进攻、战略追击和战略防空、战略空袭等。在这些不同类型的作战中,都创造了许多新的作战原则和方法,全面发展了马列主义人民战争的理论和战争艺术,其中主要的有: g}j>;T  
          ①以积极的战略防御粉碎了希特勒的“闪击战”企图。希特勒为实现消灭苏联的目的,以战略空袭和战略进攻相配合,突然“闪击”苏联,实施猛烈的高速进攻,使苏联战争初期失利。德军逐渐增加兵力到 620万,曾经四次突破苏联的四道战略防线,兵临莫斯科城下,突进斯大林格勒。斯大林领导苏联党政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略防御。在战略防御过程中,以组织战略防线抗击和实施三十余次方面军进攻战役相结合的作战方法,在防空战役、空中战役和游击战的配合下,消灭、消耗德军的战略力量,经过515天的连续作战,终于在1942年l1月制止了敌人的大规模的战略进攻。 (NV=YX?s  
          ②把战略反攻导向战略进攻。1942年l1月19日,斯大林决定组织 3个方面军发动了斯大林格勒反攻,并迅速发展成l1个方面军的总攻,使苏德战争发生了转折。又经1943年夏季几次大规模的反攻战役,斯大林抓住有利战机,于当年8月,把战略反攻导向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在2000千米的正面上向德军实施了总攻。经过一系列的战略性战役,到1944年底,把德军驱逐出国境。 PbH]K$mj{"  
          ③把战略进攻导向战略追击。在 1944年解放了国土的基础上,斯大林以其雄才大略和国际主义精神,于 1945年 1月12日,发起了彻底的战略追击,向华沙----柏林方向实施了强大的突击。经一连串的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在东欧人民的配合下,解放了被德军占领的东欧各国,5月 2日攻克柏林,迫使德国于5月8日无条件投降,希特勒自杀。 ~$obcW1  
          ④创造了战略防空的作战方式。以战略轰炸为主要形式的战略空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战略打击方法。希特勒狂叫“要把莫斯科夷为平地”,先后把4万架飞机投入对苏联空袭,仅对莫斯科的轰炸就出动飞机10万架次以上。为抗击敌人的战略空袭,斯大林领导苏联军民,在战争前夕已建立13个防空地域的基础上,战争开始后,又建立了莫斯科和东、南、西、北、中 6个防空方面军,以及15个军、师级的防空地域,进一步加强了国土防空战略体系。由歼击机、高炮、高机、探照灯、雷达、消防等部队组成防空体系,有的还设置几千米纵深的气球拦阻带。此外,还有各军区、方面军、集团军、师自身的军队防空体系。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击、反击敌人的战略空袭,对掩护重要目标和重兵集团起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战争头半年中,德军对莫斯科进行了近 200次大规模的战略空袭,共投入轰击机 8600多架次,进入市区的仅有300多架次,占3.4%。在战争的头一年中,仅莫斯科防空体系就消灭敌机1300余架。1942年1月后,敌机已无法进入莫斯科上空。苏联国庆节斯大林在红场阅兵,敌人飞机一架也未能进入市区上空。 [5:7 WqB  
          ⑤创立战略轰炸的战略打击方式。在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统率苏联空军,先后出动飞机312.5万架次,在空中和机场上消灭德军飞机5.7万架。仅柏林战役,苏军就使用作战飞机7500架,出动 21.6万架次。战略轰炸对德军事、工业、城市、交通等目标以严重的打击。 TzXl ?N  
          ⑥创造了一些新的现代化的战役类型。斯大林统率苏联陆海空军和防空军,在卫国战争中进行的大规模的战役有:方面军防御战役、大城市防卫战役、方面军进攻战役、方面军群进攻战役、三军联合进行的大规模的登陆战役、海上战役、防空战役、空中战役等。在战略性的进攻战役中,创造了合围战役实施向心突击和分割围歼的作战方法。还创造了以炮兵火力准备、火力护送、火力支援为主要形式的炮兵进攻方法,保障、支援、护送步兵、坦克部队的进攻。还创造空降作战方法,等等。这些作战方法的创造与实施,使苏联军事学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表现。 s*WfRY*=V  
          ⑦创立了统帅部大预备队的战略思想和运用艺术。1941年7月6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作出了建立战略预备队的决定,迅速地建立起包括各军种、兵种的最高统帅部大中营战略预备队。仅 1941年夏季,最高统帅部就从大本营战略预备队中调拨18个集团军、291个步兵师、66个步兵旅,加强主要战略方向的各方面军;1942年7--8月,支调 6个集团军、2个坦克集团军计5个坦克军、1个骑兵军、26个步兵师、25个步兵旅和许多坦克团,加强执行主要任务的各方面军。最高统帅部就是这样不断地给前线增强新生力量。同时,还运用战略预备队在大纵深建立新的战略防线。斯大林创立的统帅预备队,对稳定、改变战局,转入反攻和进攻,起了主导性的作用。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独创的辉煌。 p=T\3_q  
         @Ec9Do>  
         6Ky"4\e  
        斯大林的战略后方艺术 LJ#P- `!{&  
         daNIP1Qn  
         fJV VW  
          斯大林创立了适应现代化大规模战争需要的战争动员体系和战略后方体系。斯大林指出,“ 军队没有巩固的后方就不能长久存在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使军队不断地从后方得到兵员补充、弹药和粮食”,要以“战士、情绪和思想来支援前线”,“还必须有善于动员这些资源的能力和正确运用这些资源的本领”。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创立了崭新的、适应现代化大规模战争需要的战争动员体系和战略后方体系。从战争的第二天起,斯大林就领导苏联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展开了国家总动员,使国家的各个领域迅速地转入了战时体制,一切为了前线,为战争的胜利服务。战争的头八天,就调动了 530万兵员,开赴前线,补充了96个兵团。迅速将几千个民用工厂转为军品生产。战争的第三天,建立了疏散委员会,用五个月的时间把一千五百多个大型军工厂搬迁到国家大后方,并迅速从事生产。战争的第一年坦克、飞机的生产分别增加了l倍、2.3倍。动员全民支援前线,仅人民群众个人捐献的资金就制造了数以千计的飞机、坦克、大炮和64艘舰艇。半年中群众捐献的慰劳品和被服,就达3400车厢。战争中有550万人民群众为伤员献血。在整个卫国战争中,苏联的战争动员体系和战略后方体系,组织各条战线,为苏军输送了2700万兵员,10.8万架作战飞机,9.5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44.5万门火炮、迫击炮,1810万支步枪、冲锋枪,95.4万挺机枪,4.27亿发炮弹,214亿发枪弹,1.68亿颗手榴弹, 4万枚水雷、鱼雷, 16.3万颗深水炸弹, 7500门舰炮,4000万吨给养,2.21亿件被服,7500万双皮靴、毡靴。苏军消耗的油料达1600万吨。动员、生产、输送这样庞大数量的兵员、武器装备、作战物资,适时送往前线,在世界战争史上是独有的,对夺取卫国战争的胜利起了保证作用。 ];]EK6dzG  
        
“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
顶端 Posted: 2008-12-04 15:48 | [楼 主]
CCCP-USSR
罗共中央委员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人民军总参谋长
第一次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近卫军证章 罗马尼亚人民军上将
级别: 高级指挥员


精华: 0
发帖: 2656
爱心: 1482 点
金钱: 9958262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线时间:589(小时)
注册时间:2008-08-24
最后登录:2024-06-28

 

很详细,顶一下   
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列宁
顶端 Posted: 2008-12-04 16:27 | 1 楼
SSPANZER44
级别: 民德国家人民军上校


精华: 0
发帖: 871
爱心: 823 点
金钱: 2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在线时间:24(小时)
注册时间:2008-11-11
最后登录:2014-12-16

 

谢谢朋友
“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
顶端 Posted: 2008-12-04 17:05 | 2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Total 0.018121(s) query 6, Time now is:06-30 07:09,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