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将星照亮俄罗斯的夜空—-- 独眼统帅库图佐夫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马尼洛神父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2210
爱心: 986 点
金钱: 22147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49(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02
最后登录:2023-08-06

 将星照亮俄罗斯的夜空—-- 独眼统帅库图佐夫

0
yGRR8F5>(  
?vvG)nW  
库图佐夫  米哈伊尔·伊拉里奥诺维奇·库图佐夫(戈列尼谢夫—库图佐夫)(1745.9.16—1813.4.28),俄国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理论家,俄国元帅(1812)。 ? 'Cb-C_  
  库图佐夫1745年生于彼得堡的中将军事工程师家庭。1759年炮兵工程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761年晋为准尉,并根据本人请求调往阿斯特拉罕步兵团任连长。任职不到1年,工作很有成绩。1762年起任雷瓦尔总督的副官,同年晋为大尉。1764—1765年在部队服役,任独立支队支队长。1767年参加新法典编纂委员会的工作。1770年调到驻南方的第1军团,参加了1768年就已开始的俄土战争。 M Z2^@It  
  库图佐夫在鲁缅采夫和 苏沃洛夫 两位统帅指挥下,在十八世纪后半期的俄土战争中所积累的作战经验,对他成长为军事长官具有重要意义。1768—1774年俄土战争期间,库图佐夫任队列军官和参谋,曾参加在坑凹墓地、拉尔加河及卡古尔河等地的决战,表现英勇刚毅、积极主动。因作战有功晋为少校。任军作战部长(参谋长)时,是军长的得力助手。1771年因在波佩什蒂作战有功晋为中校。 ^#2xQ5h  
Ih;aBS  
d60c$?"]a(  
  1772年调到克里木第2团。1774年7月在阿卢什塔以北舒马村(今库图佐夫卡)附近的战斗中,当时任营长的库图佐夫鬓角和右眼受重伤,遂赴国外治疗,先后到过普鲁士、奥地利、英国和荷兰。回国后,1776年起于克里木在苏沃洛夫属下工作近6年,苏沃洛夫委之以组织保卫克里木沿岸这一重任。1777年晋为上校,任卢甘斯克长枪团团长,后任马里乌波尔轻骑兵团团长。1782年晋为准将,1784年晋为少将。1785年起任由他组建的布格猎骑兵军军长。他在任该军长和训练猎骑兵期间,为这支部队制定了新的战术方法,并写成专门的指南。 dQ,Q+ON>  
  1787—1791年俄土战争初期,库图佐夫受命保卫沿布格河的俄国西南边境。1788年夏率领猎骑兵军参加了奥恰科夫作战,再次负伤。后指挥不同的兵团在阿克尔曼、考沙内、宾杰里等地作过战。1790年12月指挥第6纵队强攻并占领伊兹梅尔,战功卓著。苏沃洛夫对库图佐夫部队的战斗行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库图佐夫在攻占伊兹梅尔(参见伊兹梅尔战役)后升为中将,并任该要塞司令。在多次击退企图夺取伊兹梅尔的土军后,于1791年6月15日发起出敌不意的突击,在巴巴达格附近击溃2、3万土军。在默钦交战(1791)中,库图佐夫极其巧妙地运用灵活机动的战术,给土军以毁灭性打击。 g- XKP  
  库图佐夫由于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和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到十八世纪末已成为最有名望的俄国军事长官之一。他和苏沃洛夫一样,坚决摒弃那些丝毫不能发挥下级积极性的过时而死板的线式战术方法。非常重视在战斗中坚决、灵活、主动、广泛地利用机动等战术原则。他在军事学术方面素来敢于大胆创新。 $Tfm/=e  
  库图佐夫是天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1792年被派往土耳其任特命大使。解决了一系列有利于俄国的重要问题,并使两国关系有了很大改善。1794午任陆军贵族武备学校校长,努力改善军官的训练工作:增设战术、军事历史等课程,重视培养未来军官的军人责任感、无畏精神和主动性。1795年起任驻芬兰部队司令和监察员。1798年晋为步兵上将。他还胜利完成了在普鲁士的外交使命。在柏林仅逗留两个月,就把普鲁士争取到俄国一边反对法国。曾任立陶宛督军(1799—1801)和彼得堡督军(1801—1802)。1802年失宠,被免去军职,在自己的庄园闲居。 p*Xix%#6  
|ribWCv0  
  1804年俄国参加了反对拿破仑一世侵略的同盟(参见拿破仑战争),1805年俄国政府向奥地利派出了两支军队,库图佐夫任其中一支军队的总司令。1805年8月他指挥的5万俄军向奥地利开进,但奥军尚未来得及同俄军会师就在乌尔姆被拿破仑击溃(参见乌尔姆战役)。因而形成库图佐夫军队单独面对具有极大优势兵力敌人的局面。库图佐夫为了保存军队,于1805年10月进行了从布劳瑙到奥尔米茨的著名的退却机动行军,并在阿姆施泰滕战败缪拉,在迪恩施泰因战败莫尔季耶,使俄军脱离了被合围的危险。这次行军作为战略机动的出色典范载入俄国军事学术史册。库图佐夫原拟将军队从奥尔米茨(今奥洛穆茨)撤至俄国边界,以便在俄国援军和来自北意大利的奥军到达后,转入坚决反攻。但盟军不顾库图佐夫的意见,在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一世催促下,尚未集结完毕,就转入了进攻。12月2日开始了著名的奥斯特里茨战役。尽管俄军英勇作战,库图佐夫在作战过程中也曾试图扭转局势,但终归失败。虽然亚历山大一世当时实际上没有让库图佐夫指挥军队,但却把失败的责任推诿于他。1806年9月库图佐夫任基辅督军。1808年3月被派往摩尔达维亚军队任军长。因和总司令普罗佐罗夫斯基元帅在有关继续作战的问题上发生分歧,1809年6月调任立陶宛督军。 Pv~:gP  
  1811年,对土耳其的战争陷入绝境,而国际局势又要求采取有效行动,亚历山大一世任命库图佐夫为摩尔达维亚军队总司令。库图佐夫于1811年4月初到达布加勒斯特任职。在鲁什丘克交战(1811)(1.5万俄军对6万土军)中大败敌军,从而为彻底击溃土军奠定了基础。库图佐夫故意把俄军撤至多瑙河左岸,迫使敌人脱离基地兵分两路,然后巧妙地实施机动,转入进攻,在斯洛博齐亚合围并击溃了4万土军。和土耳其签订了有利于俄国的布加勒斯特和约(1812)。这项条约保证了俄国西南边界的安全,并使土耳其不能参加拿破仑对俄国的远征。这是军事和外交上的一个重大胜利,它改善了俄国在1812年卫国战争开始前的战略形势。虽然俄军在对土战争中战绩辉煌,但由于亚历山大一世对库图佐夫怀有恶感,再次撤销了他在军队的领导职务。 cbfD B^_  
z23#G>I&  
  1812年卫国战争初期,库图佐夫于7月先后当选为彼得堡义勇军和莫斯科义勇军司令。俄军放弃斯摩棱斯克后,由于军事局势紧张以及军队和人民的坚决要求,亚历山大一世被迫于8月20日任命库图佐夫为俄军总司令。8月29日库图佐夫重返军队。由于敌人兵力占巨大优势,俄军又无后备兵力,库图佐夫不得不把军队撤到俄国内地。拿破仑企图犄仗优势兵力击溃俄军,力求进行总决战。库图佐夫为对付拿破仑这个计划,采取了更加完善的斗争方式,始而零星交战、迂回机动并积极防御,随后转入坚决进攻。得到少量援军后,他决定在莫斯科接近地博罗季诺与拿破仑交战。博罗迪诺战役于9月7日开始。拿破仑企图在这次交战中消灭俄军,打开去莫斯科的通路,迫使俄国投降并接受和约条件,但他未能达到目的。俄军在这次大战中粉碎了拿破仑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并为以后的胜利打下牢固基础。然而要彻底击溃拿破仑军队只能通过反攻来实现,但俄军没有足够的兵力、弹药和粮食,国内也没有训练好用于补充减员的后备兵力。沙皇政府没有及时采取加强军队、制止敌人继续前进的措施。库图佐夫为保存俄军的战斗力,决定放弃博罗季诺阵地,随后又放弃了莫斯科。 \]t]#D>0  
2bkJ /u`i  
  放弃莫斯科后,库图佐夫隐蔽地实施了翼侧塔鲁季诺机动(1812),使军队避开法军突击,集中在塔鲁季诺村地区,切断了拿破仑向俄国南部地区前进的通路,为组织和准备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他在短期内顺利地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在数量上形成了对拿破仑军队的优势。俄军得到后备军和义勇军的加强后,便积极行动,在所有的敌占区广泛展开游击活动。拿破仑军队不断被俄军和游击队的小规模战斗所削弱,精疲力竭,离开了基地,缺乏粮食和冬装,士气大为低落。 AHq M7+r9  
  库图佐夫在塔鲁季诺的活动是大量而又多方面的:他指挥部队,管理宣布为战时状态的各省,组织后备军补充军队,开展游击运动和统一游击队活动,用正规部队加强游击队。 V5~fMsse  
  拿破仑与俄国订立和约的企图失败后,于10月19日开始从莫斯科撤退。他原拟挥师南下,取道有粮秣储备的卡卢加地区。但在10月18日的切尔尼什尼亚河战斗和10月24日小雅罗斯拉韦茨的激战中失利,被迫从已被法军毁坏殆尽的斯摩棱斯克大道撤退。库图佐夫组织俄军转入反攻,使拿破仑军队不断遭受正规军和游击队的打击。法军溃不成军,残部在别列津纳河被击溃,向边界逃窜。库图佐夫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消灭了被认为不可战胜的拿破仑大军。库图佐夫由于1812年对俄军指挥有方,被封为斯摩棱斯克公爵并荣获最高战功勋章——一级乔治勋章(1812.12.12)。 (9E( Q*J5x  
~H7!MC~K  
  俄军于1813年1月越过边界进入西欧。库图佐夫由于健康受到严重损害,这次远征未能参加到底。1813年4月28日在西里西亚的一个小城本茨劳(今波兰博莱斯瓦维茨)去世,他的遗体作防腐处理后运回彼得堡,葬于喀山大教堂。 2_ wv C  
  库图佐夫渡过了50余年戎马生涯,军事知识渊博。他是当时西方最有学问的人之一,精通法、德、英、波兰和土耳其语。库图佐夫把俄国军事学术提到崭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为了对付拿破仑总决战的战略,库图佐夫采取了在较长的时间和较广阔的区域内,围绕统一的战略意图进行一系列交战和战役,去夺取胜利。他的战略特点是:行动坚决,力争全歼敌人,作战形式多样,机动广泛大胆,并考虑取胜的实际可能,他是胜利的最伟大的组织者,善于及时准备好消灭敌人所需的一切条件,全力以赴达到主要目的。1812年卫国战争中实施的反攻,是他统帅艺术的卓越范例。库图佐夫是卓越的军事理论家,他的进步观点在命令和教令中都有反映。 C(}^fJ6r  
  十九世纪贵族资产阶级的官方历史文献对库图佐夫的历史功绩不但没有给以足够的评价,还力图加以贬低,说库图佐夫仅仅是亚历山大一世“天才”计划的有才干的执行者。 { yTpRQN~  
  在苏联时期,库图佐夫的军事才能才得到公认。苏联军事科学对他当时在战争性质上所持的进步观点作了正确的评价。卫国战争时期苏联设有一级、二级(1942.7.29)和三级(1943.2.8)库图佐夫勋章。约7000人和许多团、旅、师、军事院校获得这一勋章。为纪念俄军战胜拿破仑侵略军,1973年在莫斯科建立了库图佐夫纪念碑。 f#1/}Hq/I  
uN8/Q2   
}*h47t}  
w"1 x=+  
[M`=HhJ4  
拿破仑一世(法兰西帝国) VS 库图佐夫(俄罗斯帝国) *u}'}jC1X  
历史背景:   _FT6]I0  
拿破仑,这是一个稍微了解世界历史的朋友都耳熟能详的伟大英雄,也许你不能确定法兰西的首都到底应该是巴黎还是伦敦,但你不会不知道法国历史上有一位传奇色彩的英雄拿破仑。在法兰西第一帝国最鼎盛时期,他所征服并直接控制的版图,在欧洲仅次于亚历山大大帝、“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和在他以后的纳粹枭雄希特勒。有人说,征服者的侵略扩张的野心是没有终点的,永远不可能自动停止。但实际上,这句话仅仅适用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个怪物。从第一帝国的对内对外政策中我们可以肯定,拿破仑真正想要的,并不是战争,而是和平,因为自从大革命以来,巴黎流的血太多了,这是一个人心思定的社会背景。尤其是,拿破仑并不想与俄罗斯帝国之间发生战争,因为沙皇不仅仅是他的同盟者,更是其大陆体系的一个关键所在。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海峡对岸的联合王国是永远不会让高卢雄鸡昂起头来的,哪怕只有一小会儿。终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被英国人争取走了,但拿破仑皇帝似乎胸有成竹,因为他的手里,握有一支六十万的大军。六十万啊,这是一个可以把人吓也吓死了的数字,如果皇帝高兴的话,足够可以从巴黎打到楚科奇。   {aoM JJq  
如果你是一个历史迷的同时还是一个游戏迷的话,不知你是否玩过一个名为《国家的崛起》(Rise of Nations)的PC游戏,这款出身微软,一度以《帝国时代4》为名义唬了好一阵子的“大作”据我所知至少在中国市场并没有什么很好的销路,但里面对各民族的设定倒是很有新意。其中如果你选择俄罗斯这个民族的话,尽管其经济发展较慢,但最大的优势是敌人只要进入你的国土,将自动往下掉生命值,直到你的军队死亡怠尽。这确实是个很“变态”的设定,但我估计这是微软是在通过游戏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俄罗斯老毛子的地盘,最好少惹为妙。而历史,也反复的证明了这一点。   -ovoRI^6`}  
hv3;irK]&  
焦点战争:莫斯科战役   7"#f!.E  
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经典的战例之一,这才是真正的“以空间换时间”。与其说俄罗斯人的统帅库图佐夫是个出色的元帅,倒不如说他是个出色的赌徒。正如一个输得只剩下了一条身上穿着的裤衩的赌徒,最后的一局,输红了眼睛的他压上了自己美丽的妻子为赌注,但最终却赢得了对方的一整套豪华别墅。库图佐夫也正是个这样的一个出色的赌徒,他押上的是莫斯科城,最后却也一样赢得了大满贯。那一夜,莫斯科变成了一片废墟,似乎连从天上飘落的雪花,也在燃烧着。但正如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指环》的最后一幕《诸神的黄昏》中所描述的那样:“天上照耀着一片浓重的红光,诸神的黄昏到了,神权时代已经到了末日,瓦尔哈拉天宫在烈火中燃烧,鄙陋的神国灭亡了,劫火虽毁灭了宇宙,却也烧毁了一切邪恶,新的秩序又重新建立,新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04~}IbeJ  
这一夜,莫斯科尽管毁于劫火,但是,莫斯科没有眼泪,大雪纷飞……   >}CEN  
hzv3F9.x  
uj)yk*  
双雄结局:   w#sq'vo4%  
莫斯科的大火使库图佐夫成就了不朽的勋业,也最终摧毁了拿破仑的辉煌帝国的根基。这时让我们听一下拿破仑在撤军途中的精彩言论吧:“所有人都应该把俄国人当作瘟疫看待,法兰西对俄国的战争是为了整个欧洲以及她的文明而战的……欧洲人应该认清,我们只有一个敌人,那就是俄罗斯这个巨怪。”但是,皇帝太乐观了。在这场有役而无战的莫斯科战役中,他已经输掉了自己的帝国,而英国人是不希望看到欧洲大陆上有一个过分强大的法兰西来打破力量均势的。等待着皇帝的,将是莱比锡和滑铁卢的惨败以及未来圣赫勒拿岛上幽寂空虚的岁月。  e#1.T  
[ f$vwuW  
w\Iqzpikr  
Cogito ergo sum
顶端 Posted: 2008-12-04 22:18 | [楼 主]
荣誉军团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级别: 特级国家三等参事


精华: 0
发帖: 1473
爱心: 705 点
金钱: 16826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线时间:128(小时)
注册时间:2008-04-16
最后登录:2016-03-30

 

资料不错,图片很有特色
QQ:79322796
tel:0551-432166918956097064
http://shop33308136.taobao.com/
顶端 Posted: 2008-12-04 22:35 | 1 楼
Poseidonyan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大国民议会主席团主席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级别: 贵宾/顾问/元老


精华: 0
发帖: 2114
爱心: 2047 点
金钱: 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线时间:25(小时)
注册时间:2008-12-04
最后登录:2020-12-22

 

生平简介 ea~i-7  
1745年生于圣彼得堡的中将军事工程师家庭。 1JeJxzv>C  
1759年炮兵工程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 Kz[BB@[  
1761年晋升准尉并任阿斯特拉罕步兵团连长。 Sk=N [hwU  
1762年晋升大尉。 Ef,Cd[]b  
1768~1774年和1787~1791年俄土战争期间,先后在鲁缅采夫和亚历山大·苏沃洛夫麾下任队列军官和参谋,作战勇敢,指挥有方,因战功晋升为少校。。 'C~9]Y].  
1774年在阿卢什塔以北舒马村(今库图佐夫卡)的战斗中负伤,失去右眼,得名“独眼将军”。出国治疗期间,考察普鲁士、英国、荷兰等国军事。 X4Xf2aXI  
1776年在苏沃洛夫的克里木第2团任职,1777年晋升为上校,任卢甘斯克长枪团团长,后任马里乌波尔轻骑兵团团长。 x+:zq<0|  
1782年晋升准将。 .$wLLE^*  
1784年晋升少将。 _9kIRmT{  
1785年任他组建的布格猎骑兵军军长。 6mHhC?  
1790年12月指挥第6纵队强攻并占领伊兹梅尔,战功卓著,晋升为中将。 t?3BCm$Mi  
1792年起先后任驻土耳其大使、陆军贵族武备学校校长(1794年)、驻芬兰俄军司令(1795年)、立陶宛督军(1799—1801)和圣彼得堡督军(1801—1802)。 zYr z08PJ  
1798年晋升为步兵上将。 YoAg  
1802年失宠,被免去军职,在自己的庄园闲居。 7cw]v"iv  
1805年俄、奥、英等国结成第三次反法联盟后,率俄军主力前往奥地利,迎击拿破仑一世统率的法军。鉴于奥军在乌尔姆战役惨败,指挥俄军主力后撤400余公里,从而保存了实力。奥斯特利茨战役中,俄军由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干预遭惨败。 n(R_#,Hs  
1806年9月库图佐夫任基辅督军。 aQ|hi F}  
1809年6月调任立陶宛督军。 98UlNP  
1806~1812年第七次俄土战争中,于1811年出任摩尔达维亚俄军总司令,采取退避三舍、相机反击战法,在同年8月鲁什丘克战役中以少胜多击败土军主力,迫使土耳其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 m[8 @Unt  
由于亚历山大一世对库图佐夫怀有恶感,他在军队的领导职务被再次撤销。 @q)E=G1<o0  
1812年卫国战争中,8月20日,在俄军失利情况下出任总司令,面对优势法军实施战略撤退和坚壁清野,9月7日在博罗季诺战役中重创法军后继续后撤,直至放弃莫斯科。后又指挥俄军从北、东、南三个方向进攻法军,歼敌于别列津纳河畔鲍里索夫地区。 ~6d5zI4\  
1812年12月12日因功被封为斯摩棱斯克公爵并荣获最高战功勋章——一级乔治勋章。 N-%#\rPq.  
1813年4月率部向法国本土推进前夕,病逝于西里西亚小城本茨劳(今波兰博莱斯瓦维茨),他的遗体作防腐处理后运回圣彼得堡,葬于喀山大教堂。
赫鲁晓夫与肯尼迪赛跑,赫鲁晓夫惨败。塔斯社新闻:赫鲁晓夫同志获得亚军,美国总统是倒数第二名……
顶端 Posted: 2008-12-05 00:17 | 2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Total 0.012087(s) query 6, Time now is:06-27 17:31,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