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战后苏联红军的合成集团军(二)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上帝之鞭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43
爱心: 43 点
金钱: 430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7(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21
最后登录:2012-03-14

 战后苏联红军的合成集团军(二)

0
第21集团军 Y${l!+q  
1943年7月在预备队第3集团军基础上(第二次)组建。曾参加斯摩棱斯克战役、维堡战役、桑多梅日—西里西亚战役、上西里西亚战役。 4yaxl\2  
解散时间不详。 :Vg}V"QR  
5]1leT  
x90jw$\%7  
第22集团军 /D_+{dtE  
90年代初在莫斯科军区以第13军为基础组建,驻诺夫哥罗德。最初下辖第31坦克师、近卫第47坦克师、第166独立摩托化步兵旅(原近卫第6摩托化步兵师)、第211炮兵旅,第918多管火箭炮团,和两个直升机团。 d7cg&9+  
1998年6月,两个坦克师合并为新的第3摩托化步兵师, 第166独立摩托化步兵旅改为第70武器装备存储基地。 .$", *d  
M+wt_ _vHf  
$KjTa#[RX7  
第23集团军 >QHo@Zqj(  
1941年5月组建于列宁格勒军区,其任务是在卡累利阿地峡掩护苏芬国境。卫国战争爆发后,参加了抵御芬军进攻的历次防御战斗。1944年6月11日至20日,参加维堡战役,突破芬军第1和第2防御地带,迫使芬军撤至沿武奥克萨河水系各湖泊北岸第3防御地带。尔后,第23集团军左翼兵团和部队参加突破这一防御地区,其中央和右翼兵团和部队顺利拔除武奥克萨河敌登陆场,占领了该河水系各湖泊南岸。苏芬停战后,集团军奉命调往卡累利阿地峡国境地区,在此驻防,直到卫国战争结束。 :)jJge&^p  
战后于1950年代解散。 )4xu^=N&as  
44\>gI<  
~#}Dx :HH  
第25集团军 6|J'>)  
1941年6月在远东方面军组建。 8u2+tB  
卫国战争爆发后,在滨海地区担负苏联国境边防任务。1945年8月,编入远东第1方面军参加远东战役。 7%OKH<i\2<  
战后于1955年解散。 BpO9As 1um  
qQ7w&9r.M  
kC$&:\Rh  
第26集团军 j%<}jw[2  
1942年3月末—4月初,在卡累利阿方面军凯姆战役集群基础上进行第四次组建。 w:o-klKXY  
1944年11月前,战斗在苏德战场北线。1945年后,参加布达佩斯战役、巴拉顿湖战役、维也纳战役。 4R>zPEo  
战后于1947年在罗马尼亚解散。 # x>ga  
bg?"ILpk  
;r=b|B9c  
第27集团军 xx*2?i  
1942年5月在西北方面军第二次组建。 9umGIQHnil  
先后参加了杰米扬斯克进攻战役、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第聂伯河战役、基辅进攻战役、日托米尔—别尔季切夫战役、科尔孙—舍甫琴柯夫斯基战役、乌曼—博托沙尼进攻战役、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德布勒森战役、布达佩斯战役、巴拉顿湖战役、维也纳战役等战役战斗。 BO.dz06(Rw  
解散时间不详。 `ya;:$(6  
_SZ5P>GIU  
&~B5.sppnB  
第28集团军 Ni*Wz*o  
1942年9月在斯大林格勒军区领率机关和部分部队基础上第三次组建。先后参加了斯大林格勒会战、顿巴斯进攻战役、梅利托波尔进攻战役、尼科波尔—克里沃罗格战役、别列兹涅戈瓦托耶—斯尼吉廖夫卡战役、白俄罗斯战役、卢布林—布列斯特战役、东普鲁士战役、柯尼斯堡战役、柏林战役、布拉格战役等战役战斗。 g8ES8S M  
解散时间不详。 (1pEEq84  
-{|`H[nmD  
Bn]K+h\E  
第29集团军 ">dq0gD  
1968-1969年间在外贝加尔军区重建,1992年降格为军,2004年在乌兰乌德以第57军再次组建,隶属西伯利亚军区,直到2007年再次解散。2003-7年下辖近卫第5坦克师、第245摩托化步兵师和第11空中突击旅。 IGFGa@C  
,J mbqOV?!  
tLm867`c7  
注:第20、第24、第30集团军均在战争中改编或解散,战后未再重建。
顶端 Posted: 2008-12-05 10:11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Total 0.009051(s) query 5, Time now is:06-30 08:01,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