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将星照亮俄罗斯的夜空—-- 俄罗斯的锻造者 彼得大帝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马尼洛神父
级别: 劳动者


精华: 0
发帖: 2210
爱心: 986 点
金钱: 22147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在线时间:49(小时)
注册时间:2007-12-02
最后登录:2023-08-06

 将星照亮俄罗斯的夜空—-- 俄罗斯的锻造者 彼得大帝

0
&r0b~RwUv  
ujF*'*@\  
TF)OBN~/  
富國強兵 俄羅斯 祖國之父 g[P.lpi{U  
L,I5/K6  
彼得大帝(Peter I the Great ) UNc!6Q-.  
_)4YxmK%  
1671年6月9日 - 1725年2月8日 GyE-fB4C  
*0 y|0J+ 0  
 [Tha j  
6>I{Ik@>  
SG6@Rn*^  
:Peter the Great 99T_y`df  
H^Th]-Zl  
1682年,俄國羅曼諾夫王朝彼得大帝(彼得一世)的異母兄沙皇費多爾·阿列克謝耶維奇死亡。 C)2Waj}  
C^uH]WO  
納雷什金家族推其同父異母弟剛滿10歲的彼得一世為沙皇,米羅斯拉夫斯基家族對此不滿,唆使近衛軍發動政變,也推伊凡五世並立為沙皇。  ZzDE  
.gPE Qc+D  
此後召開的全俄縉紳會議確認伊凡五世為第一沙皇,彼得為第二沙皇。 <8yv(  
{~=Edf  
伊凡五世因病弱低能,不能參與國政。 zP\n<L5  
p h[ ^ve  
9Q 4m9}  
~b}@*fq  
不久發生近衛軍暴動,舅舅納雷什金當著彼得的面被暴動士兵殺死,異母姐姐索非婭(Sophia Alekseyevna )掌握實權。 3`9H  
zE"ME*ou  
c*+yJNm3>  
cE7xNZ;Bh  
 T~I5W=y  
彼得被迫和母親住在莫斯科郊外。他從小就喜歡軍事遊戲,把自己的小夥伴編成兩個“遊戲”兵團,整天在綠蔭環繞的村莊中,建築土堡,進行軍事演習及防戰遊戲。 Nr.maucny  
{Vz.| a[T  
7年以後,彼得長大了,他的遊戲兵成了兩支訓練有素的近衛軍。索菲婭意識到,彼得是個危險的對手。 }P[x Z_S1  
CTu#KJ?j  
1689年之後母親納塔莉攝政。1694年母親死後親政。 .]_Ye.}  
W_z2Fs"A  
為吸取西歐文化,從1697年起彼得大帝隱姓埋名歷訪英國、荷蘭、德國各地,由於彼得使用了一個假名(魯尤特爾•米海伊洛夫),因而他看到了許多否則就無法看到的事物。 a<CN2e_Z  
jR/YG ru  
在這次旅行期間,他為荷蘭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當了一個時期的船長,還在英國造船廠工作過,在普魯士學過射擊。 5l"EQ9  
5<-_"/_  
他走訪工廠、學校、博物館、軍火庫,甚至還參加了英國議會舉行的一屆會議。總之,他盡了最大的努力學習西方的文化、科學、工業及行政管理方法。 e=b>:n  
n-q  
1698年8月正當彼得在國外考察時,國內射擊軍發動兵變,要求立索菲婭為沙皇。 Aj`zT'  
MPt:bf#  
彼得聞訊後,急忙趕回國內,殘酷地鎮壓了叛亂,處死了1000多人。他強迫索菲婭當修女,還把195名叛軍的屍體吊在她的窗前。嚴厲處罰了在他幼年時參加近衛軍叛亂的人。 ]e0yC  
RfP>V/jy5  
} $:uN  
彼得又改革了禮儀制度,甚至採取強制性手段,迫使俄國貴族接受西方習俗。 x Bn+-V  
R-Y|;  
彼得1698年從國外回來接見貴族時,當場剪掉他們的長鬍子,禁止他們下跪,後來又下令禁止穿俄羅斯長袍。 AF5$U8jf  
rDNz<{evj  
彼得鼓勵貴族學習西方人的嗜好,要他們頭戴撒了香粉的假髮,腳穿喇叭口的長統靴,帶著妻子兒女參加各種晚會、舞會、進行社交往來等等。 u(ep$>[F#_  
]fH U/%  
外交方面,為獲得出海口而與瑞典、土耳其交戰。 _*b1]<  
9Vp|a&Ana  
為取得戰爭勝利,實行富國強兵的政策,在財政和行政改革中一面立足於農奴制,一面盡量發展經濟,振興教育,刷新文化。1708年實施地方機構改革,在全國各地設省。 y( M-   
/rsr|`#  
1711年設立元老院,改革貨幣制度。建設新的都城聖彼得堡並於1712年遷都至此。1718年設立參議會。 _C` cO  
L,Jl# S  
1721年廢黜大牧首,代之以宗教事務管理局。經過彼得大帝改革,到1721年與瑞典和談時,俄羅斯已經成為面貌一新的歐洲強國。 k(n{$  
PCl@Ff  
彼得大帝也有不為人知的殘暴一面,喜歡看死囚處決。 esCm`?qCP  
<I.anIB:U  
彼得只娶過兩個妻子,且第一次婚姻只是個政治陰謀,17歲的彼得根本不愛新娘柳多西亞·盧普金娜,生有一子阿列克塞。 xpo<1Sr>S  
N 3IF j  
彼得的第二個妻子葉卡捷琳娜出身貧民。 klC;fm2C  
(;1FhIi&  
彼得大帝改革並非一帆風順,一開始就遇到了以皇太子阿列克塞為中心的一夥所謂“太子幫”的反對,生母盧普金娜皇后還在暗中支持,破壞改革。 5@3[t`n'  
#*^vd{fl  
1716年11月太子阿列克塞叛逃叛逃到奧地利。彼得一世借助武力強迫太子回國之後,親自參與了對太子的刑訊,當時在場的一位大臣做了這樣的記錄:“沙皇嚴厲地斥責了太子的罪惡陰謀。 #V4kT*2P)  
*%JncK '  
這時太子以一種完全出人意料的堅決口吻承認,他想煽起全俄起義的烽火,……阿列克塞宣稱他是古風舊習以及俄羅斯信仰的維護者,反對彼得大帝的改革” R/)cEvB-0  
<{rRcFR  
最後阿列克塞被處死,監斬人正是彼得大帝自己。並與盧普金娜皇后離婚,將其終生囚禁在什利塞利堡監獄中。 Y 9rW_m@B  
b2OVg +3  
  在太子死去的第2天,一位歐洲外交官驚奇地發現,彼得大帝照常出席了一系列國務活動,仿佛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Y,O)"6ev  
LM:|Kydp3  
1721年10月,俄國樞密院尊稱彼得為“大帝”和“祖國之父”,俄國也正式改稱“俄羅斯帝國。” 4_3O?IY  
]w!gv /;  
彼得身材高大魁梧,身高超過2米,他英俊尚武,膂力過人。據說他生活樸素,生性好動,敢想敢做。他喜歡同來到聖彼德堡的外國船上的水手喝酒聊天,穿一雙破皮鞋,戴一頂舊帽子,開一些粗魯的玩笑。 -!E))|A  
1724年的一個秋日,彼得大帝在芬蘭灣看見一隻在沙洲上擱淺的幾個士兵有被淹死的危險,他那特有的個性使他奮不顧身跳進冰水中去救他們(聖彼德堡位處北緯60度)。 t7|uZHKK  
@WIcH:_w-  
彼得大帝因此受了風寒,入冬以後病情嚴重起來。 nBs%k!RR  
,#G>&  
但他仍堅持工作,派白令去堪察加探險的命令正是他在這個時候起草並頒佈的(後來連接阿拉斯加和俄羅斯之間的水域被命名為白令海峽)。 MB42 3{j  
( yk^%  
由於那時候的醫療水準十分有限,1725年2月8日,彼得大帝病逝於聖彼得堡,享年52歲。 2UYtFWB9o  
# 4E@y<l$  
他身後留下了從波羅的海到白令海峽,從北冰洋到裡海的龐大俄羅斯帝國。,彼得大帝死後,皇后葉卡特琳娜得到近衛軍的支持,加冕成為俄羅斯帝國女皇。 \VL[,z=q.  
>sAZT:&gv  
HJl$v#]#+  
十七世紀時,俄羅斯遼闊的疆土與海岸的聯系實際上已被切斷。俄國北部和東部瀕臨海洋,盡管有著綿長的海岸線,但實際根本不能滿足經濟上的需要,因為西伯利亞和遠東的資源剛剛開發不久。 -uZ bVd  
(17%/80-J  
唯一的海上門戶就是位於白海上的港口——阿爾漢格爾斯克,但它一年卻有九個月的結冰期。此外從白海到西歐國家的路程比從波羅的海長一倍。 y74Ph:^ k  
D[.; H)V  
再就是阿爾漢格爾斯克港遠離俄國經濟中心,把俄國商品運進港口,就像從這裡輸入外國貨物一樣,運費昂貴,因為從沃洛格達到國內中心要靠畜力車運輸。 QG\lXY,  
e(/~;"r{  
西部波羅的海和南部黑海這兩個海岸,堵塞了俄國的對外貿易之路。 7_r$zEP6  
G #.(% ,  
-^=sxi,V  
\Q.Qos  
彼得大帝為衝出海洋,決心奪取黑海港口-亞速城。 0T,Qn{  
oY@4G)5  
亞速城曾為頓河哥薩克經過猛攻而奪占五年之久;1642年,土耳其人失而復得亞速城。以後土耳其用去好長時間將該城一再加固。收口的要塞周圍又砌上石頭圍牆,在它外圍又加筑了土牆,土牆外又挖了帶有木樁圍牆的壕溝。 ZM oV!lu  
j-2`yR  
而在距亞速三俄里的頓河岸邊,聳立著兩座塔樓,在二者之間拉了三道鐵鏈,切斷船只從頓河通向黑海的出口。 >Lo 0,b$  
wN,DTmtD  
1695年1月,彼得大帝親率3萬大軍進攻土耳其,企圖佔領亞速海。土耳其人沒等俄軍開到就加強了要塞的防務。而在其被圍困的時候,增援部隊開到了亞速——俄國當時沒有海軍,因此未能阻止住土耳其艦隊的進逼。 /s.O3x._'  
jg8j>" Vj>  
由於沒有海軍,彼得不能從海上包圍亞速城堡,而土耳其艦隊卻可以經常提供援助, ODn6%fp%  
@fR^":.h  
然而,挫折並沒有使彼得大帝垂頭喪氣。按照他的詔令,軍隊繼續挖掘壕溝,并一直挖到了城牆腳下。 _RG!lmJV  
ajIgL<x  
正如彼得大帝在第一次突擊前夕所寫的:“城內土地已用戰神之犁耕耘,城裡以及戰壕內均已下種。刻正等待吉時到來。” 41luFtE9  
9g3J{pKcZ  
  對“吉時”的期望這一次落空了。 9月末發起的一次突擊,俄奸楊森向土耳其軍方告密突擊計劃而沒有成功,而且俄軍遭受到2萬人陣亡很大損失 %AbA(F  
10月初亞速城解圍,一個多月以後俄軍已撤回莫斯科。這次彼得大帝進軍的唯一戰利品是一個彼俘虜的土耳其人,軍隊通過莫斯科時,他一直走在前面示眾。 6Q]c]cCu  
yYmV^7G  
彼得大帝並不灰心,用一年多時間建立了一支艦隊。1696年2月彼得大帝去沃羅涅什造船廠,那裡已開始實現俄羅斯真正偉大的計劃一一在俄羅斯大陸國家創建海軍。 +RexQE  
[u[`!L=  
這個果斷的挑戰行為在多年以後變成了現實。而目前要加速建造平底和帆槳大船。從周圍附近地方召來幾千名木匠,建造了一千三百只平底木船。 fI"q/+  
mx@F^  
彼得大帝也親自手執利斧,參加造船。 u}u;jTi> 2  
uSSnr#i^j  
1696年5月初,集結在沃羅涅什的軍隊和戰船組成了二十六隻戰艦向南進發。俄軍水陸並進,圍攻亞速城堡, ;Ab`b1B  
Ui6f>0?  
月底,軍隊已占領了亞速城牆下的塹壕,並開始攻城。但要塞未能攻克,它的命運取決於海軍。 '0_Z:\ laU  
mQt';|X@  
開始,哥薩克士兵乘小船進攻亞速城牆邊的卸了載的土耳其軍艦,並將其殲滅。 uG1 1~uAt  
T.kmoLlH  
然後,俄國海軍分艦隊出現在亞速海上。在旋泊場上停著裝載四千名土耳其士兵、各種食品和裝備的軍艦,他們試圖衝進亞速,但未能成功。 wD>tR SW  
.5+*,+-  
亞速城要塞已陷入重圍,土耳其駐軍接受了投降條件,俄軍指揮官向他們提出的先決條件是,必須引渡投敵分子楊森,在去年的圍攻中,土耳其人就是按照他的告密行事,致使偷襲一舉成功。 W69 -,w/  
JlAUie8  
土耳其穆斯塔法二世(Mustafa II)戰敗求和,亞速城落到了彼得大帝手中。佔領亞速城後,彼得大帝雖有了南方港口,但俄國並沒有打通南方的出海口。 l1^/Q~u  
JpN]j`  
因為土耳奇不僅佔領著亞速海的門戶——刻赤,而且它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統治著黑海。 0-~Y[X"9.  
@ mm*S:Gt#  
彼得大帝覺得應該向西歐先進軍事學習,他決定派一個使團到西歐各國考察。 %V-\|cw   
#yZZ$XOk  
[Af&K22M(X  
" @!z+x[8  
q0Fq7rWP  
G1MuH%4  
西元1700年8月,俄國沙皇彼得大帝率軍準備大舉進攻瑞典,奪取出海口。 g ]|K@sm  
?vL\VI9  
  部隊從莫斯科出發,一路行進了兩個月,初冬的時候才到達瑞典在波羅地海沿岸的一個重要城堡納爾瓦。彼得等隊伍集結完畢,立即下令圍攻。 mIVnc`3s  
T^h;T{H2  
一連猛攻了兩個星期,瑞典軍隊頑強抵抗,納爾瓦城堡又非常堅固,俄軍的炮彈都快打完了,納爾瓦依然還在瑞典人手裏。 a~YFJAkg9  
)'8DK$.  
  這時,瑞典18歲的國王查理十二世 (Charles XII of Sweden)正親自率領1萬多名瑞典軍人,首先擊敗俄國的盟友波蘭和丹麥,然後又以閃電般的速度來到納爾瓦,增援被圍的瑞典軍隊。 O/\L0\T  
"&/:"~r  
6|U0"C#]  
y3T- ^  
11月18日,瑞典軍隊在納爾瓦附近集結。戰鬥於第二天開始。俄軍的部署以包圍納爾瓦為目標,修筑的工事長達七俄里。 *_d+cG  
dj*%^cI  
  初冬的北歐已經十分寒冷了。天空陰暗低沉,飄著雪花。俄軍在納爾瓦激戰了將近一個月,已經疲憊不堪,後邊的糧食又供應不上,俄軍忍著飢餓伏在戰壕裏,怨天怨地。 kR%bdN  
t1p}   
開戰之前,大雪紛飛,瑞典人很有可能趁此机會對俄軍陣地進行偷襲。瑞軍閃電似的沖鋒使俄軍頓時亂作一團。 ;\7TQ9z  
j:D@X=|  
瑞典軍隊在淩晨時分突然發動了攻擊,前鋒已悄悄摸到了俄軍的陣地上。俄軍立即亂作一團,有的茫無目標地射擊。有的看勢頭不對,開始逃跑。 fr S1<+  
wH1 E7LY|R  
俄國騎兵強渡納爾瓦,在渡河時損失了上千人。俄國戈洛文師的步兵正在奪橋而去,突然,橋梁倒塌,士兵葬身河底。俄國的德國僱傭兵和在俄國服役的外國軍官們,立刻投降做了俘虜。 p2}$S@GD  
xq_%|p}y  
只有兩個俄國近衛軍團和列福爾特團表現出頑強抵抗的精神,面對一片慌亂顯示出自己的戰鬥銳气。瑞典人屢次試圖擊潰俄國近衛軍都未能成功。 J<x?bIetj  
dzDh V{  
  入夜,前線無戰事。投降談判開始了。條件是:彼得大帝有權攜帶大炮以外的全部武器撤离納爾瓦。但是瑞典國王背信棄義。 .$b]rx7$ ~  
i:`ur  
彼得大帝的近衛軍沿剛修复的大橋向納爾瓦河對岸撤退時,瑞典人便向剩餘的俄國人猛扑過去,繳了士兵的械,掠去他們的物品,還俘虜了俄軍的軍官。 grEmp9Q ?  
lcgT9 m#  
  總而言之,戰爭伊始,彼得大帝首戰敗北,俄軍潰敗。納爾瓦城下,俄軍陣亡,溺斃和餓死的,達六千人之眾,炮兵連同一百三十五門各种口徑的大炮,損失殆盡。軍隊的高級軍官几乎無一生還。 A#~"Gp  
4fBgmL  
xQ4D| &  
參加納爾瓦會戰的俄國人比瑞典人多了幾倍:查理十二麾下只有八千到一万二千人,而俄軍卻有三萬五千人到四萬人之眾。 v(^{ P  
"'H$YhY]  
  這一仗下來,俄軍幾乎全軍覆沒,傷亡1萬多人,大炮和各種武器全被瑞典人繳獲,軍官大多數死在了戰場上,彼得大帝僥幸逃脫。 QjETu  
)c=R)=N  
為了嘲笑俄國沙皇彼得大帝,瑞典人特別造了一枚徽章:一面畫的是彼得站在向納爾瓦射擊的大炮旁邊,題詞是:“彼得站著取暖”。 _[8xq:G  
K 1>.%m  
另一面畫著以彼得為首的俄國人從納爾瓦潰逃的情景:沙皇丟盔棄甲,哭哭啼啼,用手帕擦眼淚,題詞是:“一敗涂地,痛哭流涕”。 jR7 , b5  
sZFIQ)b9  
v{Cts3?Br  
R? Y#>K  
這次戰役之後,瑞典國王查理十二就把注意力轉向其他敵人。與此同時,彼得大帝正在自己的皇宮裏考慮如何重建俄國軍隊,報仇雪恥,準備與瑞典再次交戰, b_Ns Ch3@  
.#R\t 7m%  
  他首先在國內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強了中央政府對地方的控制權。為了向國外購買武器裝備,他把賦稅提高了4倍,還增加了各種新的稅收。 4kGA`XhS*  
fLK*rK^{"  
對於人民來說,幾乎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不繳稅的,就連婦女的洗衣盆,死人的棺材,房子的煙囪,人臉上的鬍子,都要繳稅,甚至連人的眼珠如果不是藍色而是黑色或灰色,也要繳稅。 ]T\K-;i  
v0!>":  
  彼得大帝又下令全國每25戶農民出一名終身服役的士兵,很快重建了一支擁有20萬人的陸軍,他高薪聘請外籍軍官到俄國服務,讓他們嚴格訓練俄軍士兵,提高部隊的戰鬥力。他命令每三座教堂交出一口大鐘,一年之後,很快就鑄造了300門大炮,比在納爾瓦損失的大炮多3倍。 U#G[#sd> K  
]#]m_+} Z  
他命令每1萬個農民要繳納一艘戰艦的錢,然後又徵集全國的工匠加緊建造船隻,迅速地造了40多艘大船和200多隻小船,建立了俄國第一支海軍艦隊——波羅的海艦隊。 j"o`K}C  
ul~>eZ  
\Ku=a{Ne  
|M|'S~z  
lJ@2N$w  
b u%p,u!  
彼得大帝海戰初陣-尼恩尚茨堡海戰 Ggy_ Ctu  
CBx1.xL  
1703年3月,彼得大帝來到拉多加湖畔的戰略要地施利色堡(意為鑰匙城),指揮進攻迪克河口要塞尼恩尚茨堡。 "- xm+7  
]Po9a4w#  
5月12日,彼得大帝笑著對部下說:“我要在這裏開一桌炮火宴席。”幾十門大炮整整轟擊了一天,終於將要塞炸開了三個缺口,城堡守軍經受不住俄軍長達10小時的炮轟,升起白旗。步兵吶喊著蜂擁而進。 r,=xI` XH  
SeAokz>  
4天後,在尼恩尚茨堡附近發生一場規模不大、卻很有意義的海戰。  FRI<A8  
#.p^ S0\pw  
I@P[}XS  
5月16日這天,瑞典海軍中將努麥斯的兩艘戰艦,由於不知道尼恩尚茨堡要塞已經失守,冒然駛進涅瓦河河口。 8[(eV.  
"UVqkw,vt  
彼得大帝當機立斷,決定擊毀它們,一來可以打擊敵人甚囂塵上的氣焰,二來考驗自己年輕海軍的戰鬥力。他派出30只小艇艇,勇敢地前去挑戰。瑞典戰艦是兩艘大型三桅巡洋艦——“海丹”號和“阿斯特里爾”號。它們分別裝配10門和8門大炮。 :@w ;no>=*  
 r(pp =  
18日,俄國小艦艇以火槍和榴彈向瑞典兩艘龐然大物發起攻擊。它們分為兩支,一支切斷瑞典戰艦的海上退路,一支從涅瓦河順流而下,衝向敵艦。 m`C(y$8fU  
,c"_X8Fkx$  
彼得大帝身先士卒,親自參加這場海戰。戰鬥結果,俄國大獲全勝,敵人除13名生存者外,全部葬身魚腹,“海丹”號和“阿斯特裏長”號成為俄國年輕海軍的戰利品。 jLC,<V*  
j &)Xi^^  
尼恩尚茨堡海戰的特殊意義在於它是俄國取得的第一次海上勝利。 9Ue3 %?~c  
P0U=lj/ b  
彼得大帝興奮地稱它是“空前大捷”。這次海戰為俄國海軍艦隊優良戰鬥傳統奠定了基礎。 %Qc#v$;+J  
r$=MBeT  
為此,彼得大帝欣喜若狂,下令頒發鐫刻“空前大捷”字樣的銅質獎章,慶祝這次勝利。尼恩尚茨堡海戰的勝利將敵人逐出涅瓦河流域。 7uJy<O  
^7v}wpwX\  
接著彼得大帝又率軍攻佔了吉諾特要塞。 DG8]FhD^b  
b?7?iV4  
納爾瓦和尼恩尚茨堡要塞、吉諾特要塞的地理位置成品字形結構,可以互相保護,現在只剩下納爾瓦城堡了。 :~loy'  
fI} Z`*  
彼得大帝坐著軍艦並對命令士兵倒舉瑞典國旗和軍旗在納爾瓦城堡前向瑞典軍隊示威。 P ETrMu<  
aNb=gjLpt  
守城的瑞典將軍戈恩看後不屑一顧地說:“彼得是我手下敗將,去年這個時候,他要不是逃得快,早當了我的俘虜。今天卻在這裏耀武揚威,真是可笑。” E :*!an  
Ixm< wKwW#  
第二次納爾瓦大戰開始了。俄國軍隊首先還是用炮火轟擊。 X5U.8qI3  
LNml["   
100多門大炮,對準納爾瓦城猛轟,炮聲震天動地。城裏的瑞典軍隊也不甘示弱,用炮火還擊,雙方炮戰整整持續了一天一夜,納爾瓦的城防工事極為堅固,俄國人毫無辦法,瑞典人也被俄軍猛烈的炮火嚇得心驚肉跳,戈恩感到俄軍今非昔比,長期打下去,納爾瓦終究要被攻破,他決定派人向瑞典國王查理十二求援。 qF=D,Dlz  
#(3w6 l2  
  瑞典信使一出納爾瓦,就被俄軍抓住,帶到彼得面前。彼得看完戈恩給瑞典國王的信,突然有了主意,為什麼不將計就計攻破納爾瓦呢? 5%kt;ODS  
P(G$@},W  
  彼得大帝馬上召集將軍們開會,把自己的計劃告訴了他們。幾名將軍一聽,立即大笑,齊聲稱贊:“陛下真是神機妙算!戈恩怎麼也不會懷疑的,我們看著戈恩這個笨蛋怎麼上當吧。” rb%P30qc4  
%cG6=`vR  
數天之後,一隊瑞典軍隊向納爾瓦開來,他們衝破俄軍的包圍,來到納爾瓦城下,戈恩一見援軍到來,大喜過望,馬上命令士兵打開城門,接援軍進城。 L*bUjR,C  
A<^IG+Q,B7  
城門打開了,瑞典援軍一進城卻對準自己人開火起來,原來這支瑞典援軍是俄國人裝扮的,這正是彼得妙計,戈恩果然上當了。 ?cr;u~-=  
|Hg)!5EJ  
  城外的俄軍一見自己人攻進城內,也像潮水一樣向前湧來。俄軍想起了一年前自己的恥辱,個個奮勇爭先,猛衝猛殺。 Gxv@a   
y %Get  
戈恩見納爾瓦已經守不住,只得下令投降。 | Q:$G!/  
bTZ/$7pp9  
  俄軍大獲全勝,凱旋而歸。彼得大帝奪取出海口,打開“朝向歐洲窗戶”的計劃完成了第一步。 b_-ESs]g  
x|*v(,7b]!  
i+T#z  
STu!v5XY}-  
gWA)V*}f  
,(Fo%.j  
;[WW,,!Y  
aB<~T[H%h  
/s& xI  
Cogito ergo sum
顶端 Posted: 2008-12-05 03:34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Total 0.012107(s) query 5, Time now is:06-30 07:35,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