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一个内退职工的非正常死亡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镰锤星
共产主义理论研究版版主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5
发帖: 2208
爱心: 1269 点
金钱: 22493 卢布
好评度: 3 点
国籍门派: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在线时间:1424(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29
最后登录:2017-01-20

 一个内退职工的非正常死亡

0
  二〇〇八年三月七日上午十时许,解TL在租房中徘徊了很久,烟抽了一支又一支,紧锁的眉头蕴藏着无限心事。他向BF眺望,不远处是他奉献终生的工厂——JS金铺BF氯碱化工有限公司,他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峥嵘岁月,从青春到华发。他对这个工厂又爱又恨,爱它是因为自己毕生心血已经倾注给了它,恨它是因为如今的它已经被改制为私营企业,而且企业欺骗了他,使他背上了千夫所指的舆论压力。如今他再也不用朝九晚五地去工作,再也不用理会那些闲言碎语,他象一片秋叶,纵身从家中四楼飘落。 ?z%@;&  
  闻讯赶来的同事们非常痛惜,他们认识多年,并且关系很好。他们都是公司的老员工,前几年内退在家赋闲。他们不禁嗟叹,如果公司不扣留身份置换金,如果公司不欺骗他,如果大家再多给他点理解,那么,他也许不会选择这条路。 Mnyg:y*=  
  解TL的离世让上千名内退职工更加深刻体会到了公司的背信弃义,公司不仅扣留了他们应得的补偿款,而且陷员工于不义。他们困惑的是:只希望拿到自己应得的,为什么那么难呢? a]'sby  
s|rlpd4y  
企业改制引发矛盾 (__=*ew  
K]' 84!l  
  JSBF氯碱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四年,注册资金为人民币一亿九千五百四十八万元,系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烧碱、PVC树脂、磷酸盐等三十多个产品,五十多个规格品种的生产经营,年生产能力四十余万吨。其前身是创建于一九五八年九月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XZ电化厂。   $T{,3;kt  
  二〇〇七年一月十二日,企业改制为民营JSJPBF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受让方是JSJP集团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一点六五五九亿元。转让方式为承继式,即受让方既承受转让方资产,又承受转让方债务、债权,同时承受转让方的企业职工安置。在双方签订的《关于JSBF氯碱集团有限公司国有产权转让合同》中,明确了企业职工安置方案:1、按照转让标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并经市衙批准和劳动局核定的《职工安置方案》执行。2、自乙方支付产权转让价款之日起,甲方即按市劳动局核定的职工安置意见向市衙申请拨付安置费用。于市衙批准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甲方将职工安置各项费用足额支付至改制后成立的新公司,对方案中一次性现金发放部分,甲方委托新公司代为发放至职工个人帐户。   }3:DJ(Y  
  在这份合同中,关于企业职工安置方案有两点让广大内退职工不满,首先是《职工安置方案》的出台没有得到他们的认可,其次是新公司没有按照合同规定将一次性现金发放部分给他们。 *#1&IJPI  
tt%Zwf  
《职工安置方案》之争 r?Jxl<  
\s?OvqI:  
  在国有企业改制的滚滚洪流中,关于职工安置的纷争层出不穷,争执背后的推手乃利益使然。JSBF氯碱集团的改制同样如此。   V2sWcV?  
  二〇〇六年底,JSBF氯碱改制工作进入审议阶段。按照国办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规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并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但在BF氯碱改制工作中,这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政策性意见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J_YbeZ]  
  BF氯碱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的出台经过了两次会议,颇具戏剧性。第一次会议开始于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一日下午,此前,代表们没有得到“两案”改制的内容文稿,会上由集团领导匆忙宣读一番后即要求进行表决。会议表决结果,赞成票九十六张,反对票一百零七张,没有通过“两案”。这次会后爆发了职工抗议活动,在岗职工数百人从集团公司步行十公里去市衙上访抗议,使集团公司门前的一〇四国道煤港路线段的交通处于阻塞状态。据悉,这次抗议的原因在于,职工安置方案中没有职工的身份置换金。这引起了职工的强烈不满。   In^MZ)?  
  职工身份置换金,是国有企业改制时,国家一次性给付在职职工的经济补偿,所以又叫做经济补偿金。其实质含义是从国家保障的永久性工作到企业提供的合同性工作的转变,由于存在这种转变,国家出台了身份置换的相关政策。XZ市委、市衙徐委发(二〇〇三)二十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凡改制企业必须进行身份置换,使产权制度改革与劳动关系调整同步到位”。根据职工的平均工资及工龄等,BF氯碱职工身份置换金应该在三到五万/人之间,对于这些收入不高、生活成本走高的职工来说,这可不是小数目。   \ }xK$$f2,  
  在岗职工的抗议使得集团公司对职工安置方案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在岗职工身份置换金的安置内容,可是对于在职内退职工安置方案则没有改变。第二次职代会于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上午举行,为了保证这次会议通过“两案”,BF氯碱党委、工会采取了一系列“有效可行”的措施予以防范。据王姓内退职工代表透漏,企业在会前撤换掉某些投反对票的代表,并邀请部分代表去南京游玩,吃住全包,进行公关。此外,在会议现场紧急安装了多个ERP监控装置,以此给投票的代表们制造心理压力;代表们进场后,集团公司与市衙吏、厂卒对现场进行三层封锁;集团安排一些中层干部穿插坐在代表中间,并唆使代表投同意票,有些部门甚至要经过本部门领导过目后,集中收集选票再投入票箱。   ;l>xXSB7$  
  解TL作为职代会代表和被指定的主席团成员,他不能漠视同甘共苦几十年的同事们的利益受到伤害,他也无法承受自己的晚年失去保障。但是在严密的防范措施下,第二次会议“圆满结束”,赞成票一百九十八张,反对票十四张,高票通过了“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   F +PIZ%  
  会场外,许多愤怒的内退和在职职工被衙吏和厂卒隔离,根本无法了解和阻止“两案”的表决,近一千四百名内退与下岗职工只能将自己的命运操纵在别人手中。   mbxJS_P  
  陈姓内退职工认为,改制方案及职工安置方案事实上并没有得到广大职工的认可,这种无视法律法规愚弄职工的做法,严重违背了改革改制程序中民主决策的操作规范,剥夺了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给改制企业埋下了深深的隐患,从而成为职工上访诉求的主要缘由。 95B w;U3E  
o6sL~ *hQ  
内退职工的经济补偿不应被剥夺 Mm`jk%:%]  
au7%K5  
  在出台的《职工安置方案》中,企业将内退职工的身份置换金与距法定退休年龄多少挂钩,要么不要经济补偿,要内退工资;要么不要工资,要经济补偿,二者只能选择其中一种。 *k==2figz  
  得知《职工安置方案》内容的内退职工很不满。他们对职工代表大会程序的合法性表示质疑,对安置方案不能接受。内退、下岗职工近一千四百名,只有五百余名接到通知到集团公司参加投票选举职工代表,其余八百余名内退、下岗职工的选举权、被选举权、知情权被非法剥夺。而且公司在执行政策上出现严重偏差,他们感到自己被愚弄,权益被剥夺。于是,他们找到了XZ市委,他们找到了XZ市委市衙徐委发(二〇〇三)二十一号文件,该文件对国企改革中的身份置换问题做了明确的规定,关键的有两点:一、凡改制企业必须进行职工身份置换。二、货币化置换职工身份。 Q:eIq<erY  
  而且根据《转让合同》相关规定,新公司必须支付内退职工的工资、保险及各项福利待遇。换句话说,给内退职工工资是责任所在,必须执行,不得以任何借口拒不支付。从这层角度分析,企业将责任条件化、弱化,对于内退职工来说,既不公平也不合法。但好经往往被歪念,BF氯碱在改制中即出现偏差。再说了,内退职工与在岗职工一样,都属于在职职工,理应得到同样的经济补偿。在《职工安置方案》中有这样的说明:“全体在职职工以现金量化的方式进行身份置换,预计安置费用共需资金一亿四千四百八十一点四万元(其中经济补偿金一亿一千四百六十五点六万元),全部由市财政资金解决,并确保企业改制是能够按照规定程序足额、即时支付”。 v1<gNb)`  
  可见,内退职工的身份置换金是按照规定拥有的,并且由市财政现金支付,任何个人及企业不得随意剥夺。他们根据计算公式测得非在岗人员一千三百九十二人的身份置换金为四千一百六十二点八万元,已经包含在市衙专项拨款内。解TL以前在厂里是职代会主席团成员,在内退职工中非常具有号召力。见到政策被曲解,利益被侵吞,他坐不住了,于是号召大家入厂讨个说法,要回自己应得的利益。二〇〇七年四月六日,内退职工三百余名到BF氯碱请愿,集团党委副书记金CH答道:“这些钱是留着给你们发工资的,因为新公司光为你们发工资就得多支付六千多万,这笔钱还不够来。” `bu3S }m7  
  但转让协议中规定:“新企业全部接收内退职工后,为全部内退职工发放内退工资,直到为他们办理退休手续止……”内退职工们不服气,“新公司把本应属于我们的身份置换金截留不发,却胡说用这笔钱保障我们的工资及社会统筹费用,把本应承担的责任变相抵消,这笔款还叫专款专用吗?!” &?>h#H222  
W)JUMW2|  
被人遗忘的角落 $V-]DD%Y  
r_p9YS@I  
  BF氯碱的内退职工大都有二十五到三十八年的工龄,从青年即进入工厂,一开始领取几块钱的工资,随后几十块钱的工资又领了十几年,随后是几百块钱每月,直到二〇〇四年企业实行岗效工资,工人的平均工资才达到一千一百七十元/月。眼看着工厂一天天壮大,他们心里有种自豪感,但改制后内退职工又有种失落。 /Y5I0Ko Uw  
  他们为了企业扩大再生产,低工资拿了几十年,没想到现在内退工资又退了一大截。这些人的内退工资是以二〇〇〇年的档案工资为基数计算发放的,而档案工资都比较低,扣除“三金”后,大多数人只能拿四五百元/月。在如今物价火箭般飞涨的时代,他们的生活捉襟见肘。解TL生前住的房子是租的,因为他没钱买新房。 ,{:c<W:A]  
  他们希望二〇〇四年后内退的职工以内退前岗位综合工资额按比例计算内退工资,不应再以二〇〇〇年的档案工资为基数。他们希望参照国家提高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的比例,逐年提高工资待遇。 7IW:,=Zk8+  
  这些要求过份吗?解TL及其伙伴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改制后他们不同意新公司的政策,于是逐级上访,XZ市信访局、总工会、市委等部门都去过,JS省相关部门也去过,但都没有解决问题。他们四处碰壁,无人理会他们的感受和处境,他们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l Hw]}O*  
  但解TL及其伙伴没有放弃,仍在不断向上级反映。二〇〇七年五月,厂里领导找到了他,让他不要上访,把新协议签了,不但能免除他欠厂里的钱,还能给他八千块钱补助。解TL思考良久,在诱惑下妥协了。 pxjN\q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后其他内退职工就知道他签了协议,还拿了公司五万块钱!走在街上有人背后指着他,说他是叛徒;回到家中,家人向他要五万块钱。他承受着众口铄金的舆论压力。在一次和熟人喝酒时,他精神恍惚地说自己很后悔,他没有拿公司那么多钱,是公司出卖了他,还骗大家。他说自己想找到公司,推翻协议,然后重新带领大家继续上访,用法律和正义为大伙维权。但他没有做到,在说出这些话的第二天,他纵身跳落四楼阳台。 '<~rV  
  得知他死讯的内退职工十分惋惜和哀伤,一部分帮忙处理他的丧事,一部分于他死后的第三天,即二〇〇八年三月九日进京上访,但十多人被XZ衙吏抓回,关押了半个来月。 w]]`/`  
  如今他们不知道何处才是苦难的尽头,他们呼吁:有谁能关注这群弱势群体?有谁能记起他们的贡献并给以合理的待遇?!
顶端 Posted: 2009-11-06 11:50 | [楼 主]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Total 0.028953(s) query 5, Time now is:06-28 09:58,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