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主题: 世界托派组织的由来与演变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镰锤星
共产主义理论研究版版主
十月革命勋章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第二枚劳动红旗勋章
级别: 中央理事


精华: 5
发帖: 2208
爱心: 1269 点
金钱: 22493 卢布
好评度: 3 点
国籍门派: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在线时间:1424(小时)
注册时间:2007-11-29
最后登录:2017-01-20

 世界托派组织的由来与演变

0
  托洛茨基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支独立、独特的小党派。它原本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因苏联共产党党内斗争造成组织分裂而留传下来的,至今在国际工人群众和知识分子中仍有一定影响,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Q'c[yu  
Z1sRLkR^  
托洛茨基派如何从革命派变为“反革命派” XBN,{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一八七九年生于乌克兰一个犹太富农家庭,十九岁在敖德萨中学读书时,因参加工人运动被沙皇专制政府逮捕,流放西伯利亚四年。一九○二年逃往西欧,结识列宁并参加其创办的《火星报》工作。一九○三年参加重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工作。当党内分裂为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两派后,他起先参加孟什维克,旋即退出,自成一派,独立活动,长期游离于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之间。一九○五年俄国革命爆发后回国活动,被革命工人推选为彼得堡苏维埃主席,革命失败后年底再被捕流放。途中逃脱,又流亡西欧从事革命活动。一九一六年被法国当局驱逐出境,转到美国。一九一七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回到彼得格勒(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彼得堡改名彼得格勒),七月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逮捕,这时他被秘密接受加入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并被选为中央委员。九月获释,再次当选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为加强对武装起义的领导,十月十日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成立临时性的政治局,他与列宁等当选为政治局委员。他实际上负责领导首都的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胜利后,先后任工农政府外交人民委员和陆海军人民委员。一九一八年九月成立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他任军委主席;一九一九年三月俄共(布)中央正式建立政治局,他被选为政治局委员。一九二○年当选共产国际执委会候补委员,一九二一年为正式委员。他一向在很多问题上与列宁观点不同,但是列宁善于求同存异,既严厉批评他的错误,又委以重任。列宁在一九二二年底《给代表大会的信》中指出:托洛茨基“具有杰出的才能。他个人大概是现在的中央委员会中最有才能的人,但是他又过分自信,过分热衷于事情的纯粹行政方面”。列宁同时又讲到:“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斯大林太粗暴”,为此他建议另外任命一个较为耐心和谦恭的人来担任总书记,以防止党分裂。他还语重心长地警示:“现时中央两位杰出领袖的这两种特点会出人意料地导致分裂,如果我们党不采取措施防止,那么分裂是会突然来临的。”列宁临终忧虑的焦点,后来不幸而言中。 '=1@,Skj-  
  斯大林自一九二二年四月就任总书记以来,如列宁所指出的“掌握了无限的权力”。这不仅引起列宁的不满,而且领导层中许多人也很有意见。托洛茨基于一九二三年秋联合一批反对派分子向中央提出《四十六人声明》,要求实现党内民主与自由,重新讨论党的经济政策。一九二四年一月列宁逝世后,党内进而爆发了重大争论。托洛茨基不同意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不断革命”和“世界革命”。在如何理解列宁主义和十月革命的历史经验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问题上双方也有分歧。托派尽管有错,这本来可以按照列宁在世时采取的求同存异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来解决。关键是托派还提出了党内存在“错误的、不健全的制度”,“党正在日益分裂为书记特权阶层和‘普通人’”,因此要求用“党内民主”、“党内自由”取代“书记处官僚主义”。列宁在“政治遗嘱”中刚提出要撤换总书记,现在托洛茨基又拉帮结派群起而攻之,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对总书记斯大林的个人权力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斯大林要纠合多数,以理论斗争、路线斗争的幌子,通过政治斗争彻底消灭托派。在短短四年之中,他分五步给予托洛茨基致命打击。第一步是一九二五年初中央作出决议,谴责托派的反党活动,撤销托氏的军委主席和陆海军人民委员职务;第二步是一九二六年十月撤销其政治局委员职务,随后又撤销其共产国际执委会委员职务;第三步是一九二七年底将托派骨干开除出党,这是党内最高的处分;第四步是一九二八年十一月,斯大林将托氏实际上作为反革命分子流放阿拉木图。当年因投身革命曾经两次被专制政府流放的托洛茨基,现在因坚持自己的“不断革命论”和要求党内民主自由,又被革命政府流放了。 >+F +"NAN  
KDu~,P]  
托派第四国际的建立和几十年来的活动 $x;(C[  
  一九二九年初,托派进而又被斯大林采取第五步措施,即驱逐托洛茨基出苏联,并逮捕监禁留在国内的托派分子。斯大林自以为这样就消灭托派了。然而托洛茨基这个被列宁称为“最有才能的人”却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他四处活动,把各国的托派会聚一起,于一九三八年建立第四国际,取名“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还先后在欧、美、亚多国组成支部,为实现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和“世界革命”激进主张而奋斗。托派在国外建党、建立第四国际与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和苏共对抗的活动,尤其是托洛茨基著书立说批判斯大林专横和苏联官僚集团的活动,更加激怒了斯大林。他借一九三四年在列宁格勒市发生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基洛夫被暗杀事件,嫁祸于人,硬说这是托派奉帝国主义旨意密谋策划的。斯大林于一九三六年和一九三七年捏造了存在有“托洛茨基反苏平行总部”的反革命阴谋暗杀组织,因而判处了一大批托派分子死刑或长期徒刑,同时还在许多国家开展了反对“托派反革命活动”的斗争。把托派定性为反革命大叛国案,把托洛茨基分子定位为帝国主义间谍匪帮。这是斯大林制造的最大国际冤案。斯大林亲自指挥苏联国家情报机关多次策划,于一九四○年派人到墨西哥刺杀了托洛茨基。他当从此各国托派群龙无首即自做鸟兽散。殊不知这种不正当做法反使各国托派更加看清了苏联领导人专制独裁、心狠手辣的真面目,更加坚定地要为实现托洛茨基主义的“不断革命”和“世界革命”的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因此在第三国际于一九四三年解散后,托派第四国际反而获得了新发展。 4ad-'  
  第四国际党内有民主自由,然常因意见分歧而争执不下,派别林立甚至组织分裂。有好多托派组织不加入第四国际而单独活动。总的看来,第四国际是一个较为松散软弱的国际组织。第四国际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如下六个波浪式的曲折成长阶段。第一阶段,一九二九—一九三八年,积极筹备、艰苦创业。先在各国建立托派组织,一九三○年组成国际共产主义同盟,一九三三年创办《新国际》期刊,一九三八年在巴黎召开第一次世界代表大会宣告成立第四国际。第二阶段,一九三八—一九四五年,备受腹背双重打击,忍辱负重渡过难关。托洛茨基父子先后被苏联派人暗杀,托派被诬陷为帝国主义间谍特务,但是托派坚持反法西斯斗争,众多骨干分子惨死于法西斯集中营。第三阶段,一九四五—一九五二年,战后恢复元气,重振旗鼓。一九四八年召开第四国际二大,在各国重建组织。第四阶段,一九五三—一九六八年,战略重点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到亚非拉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第五阶段,一九六八—一九九一年,面向青年学生和现代化企业,力求全面振兴。第六阶段,一九九一年至今,在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后,总结历史经验,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所造成的深重危机,力求全面为世界新秩序和世界社会主义而斗争。 `V=F>s$W  
^#&PTq>  
各国托派组织能够活动延续至今的五个原因 qd@Fb*  
  世界各国的托派组织就其总根源来说都是苏共党内斗争遗留下来的政治和组织产物,故有人以为随着苏联对其的平反和苏共的覆亡,托派也就会衰落甚至消失。其实不然,苏联最高法院确曾于一九八八年八月四日宣布,经过对三十年代所谓“托洛茨基反革命平行总部案”的重新审理,认定当年对其“指控毫无根据”,所以决定取消原判,为此案“涉及到的所有人恢复名誉”。苏共中央也于同日发表公报,为托派恢复名誉;苏共本身又于一九九一年八月自行解散。而各国托派组织近年来反而更加活跃。这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 Oz4yUR  
  一、托洛茨基的精神遗产有很强的凝聚力。托洛茨基留下了大量著作,在他被驱逐出国后就发表有《不断革命论》(一九二九年)、《俄国革命史》(两卷本,一九三二年)、《被背叛的革命》(一九三六年)、《斯大林主义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一九三七年)、《过渡纲领》(一九三八年)等。在这些论著中他批判了斯大林个人集权化和苏联社会官僚化的弊病,论证了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深刻危机,指明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性和社会主义革命、世界革命的不断性,展示了建立欧洲社会主义联邦和世界社会主义联邦的前景。托洛茨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构成托洛茨基主义,被称为革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托洛茨基全集》的出版和托洛茨基代表作的不断传播,为延续托洛茨基主义凝聚力起了重要作用。还有一个因素值得重视,这就是波兰思想家、著作家伊·多伊彻(一九○六—一九六七)的一部名著。他于一九二六年参加波共,一九三二年因参加波共的托洛茨基反对派而被开除党籍,一九三九年流亡伦敦成为学者。他于五六十年代用英文写成了被称为“先知三部曲”的三卷本托洛茨基传记,均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随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中译本是一九九八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共计一百二十万字,书名分别为《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一八七九—一九二一》、《被解除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一九二一—一九二九》、《流亡的先知:托洛茨基一九二九—一九四○》。从这三本书的书名上可见,作者是把托洛茨基推崇为“先知”来树碑立传的。这部书因被英国学者在报刊上评定为“最激动人心的读物”、“用英文写成的最优秀的传记”、“对任何一个对苏俄和国际共产主义历史感兴趣的人都是必读书”,故近半个世纪以来传播甚广,成为增强托派成员凝聚力的粘合剂。 ^9`~-w  
  二、托派后继有人,理论上能够创新。最有成就的是比利时托派理论家欧内斯特·曼德尔(一九二三—一九九五)。他从青年时期起就参加工人运动,一九三九年加入属于第四国际的社会革命党,积极投身反法西斯抵抗运动,曾三次入狱,后来当过记者,办过报刊。他著述丰硕,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一九七○年),《晚期资本主义》(一九七五年),《关于过渡社会的理论》(一九七六年),《从斯大林主义到欧洲共产主义》(一九七八年),《今日革命马克思主义》(一九七九年),《权力与货币:马克思主义的官僚理论》(一九九二年),《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文集,一九九五年),《马克思主义与第四国际》(文集,一九九五年)等(以上各书大都有中译本)。曼德尔在这些著作中论证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资本主义是继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之后晚期的资本主义;晚期资本主义新的基本矛盾的激化必然为实现不断革命和世界革命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世界革命将在新殖民主义世界、斯大林主义官僚主义世界和帝国主义世界三大地区不断爆发,形成新的不断革命;过渡社会主要是防止工人国家官僚化;第四国际要成为保卫所有穷人利益的唯一国际组织,其成员就要参加到群众工人政党中去。曼德尔等人的著述成为团结新托派的精神支柱。 -MuKeCgi  
  三、苏联亡国和苏共亡党更加增强了托派第四国际和各种托派组织的活力。当今托派认为正是托洛茨基最早预见到苏联和苏共的必然灭亡。托洛茨基早在一九二四年就提出“一国不能建立社会主义”,一九三六年又认定苏联是“由新的特权阶层来管理的并被他们叛卖了的国家”。还预言:苏联要真正走向社会主义,就需要一场用暴力推翻蜕化变质的官僚集团统治的工人政治革命;苏联要回到资本主义去,就需要一次社会反革命,即推翻生产数据和土地的国有制并恢复私有制。谈到苏共党内实际情况时,托洛茨基于一九二七年就提出:“一个领导党员(首先是书记)的实际权利要比一百个对普通党员的实际权利大得多。这种日益以党机器代替党的情形是由斯大林‘理论’所促成的”,“党内民主的死亡导致工会和其它所有非党群众组织内的一般工人民主的死亡”。党内民主和一般工人民主死亡的国家,迟早是要死亡的。所以苏联于一九九一年亡党亡国之时,许多人惊讶不已,产生诸多疑问。唯独托派显得神态自若,心中有数。曼德尔在一九九二年二月三日发表的《戈尔巴乔夫下台的前因后果》一文中指出:“戈尔巴乔夫改良苏联官僚政权的失败,证实了官僚层的自我改良企图是不可能成功的。”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一日,他在《今日的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教派主义还是革命马克思主义》一文中又说:“托洛茨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最重要贡献之一,就是他认定斯大林主义官僚层是一个保卫特殊物质利益的特定社会阶层的观念。(这也应用到斯大林主义后的官僚层)解切说来,从长远观点来看,这个官僚层客观地推进资本主义的复辟。”中国九十二岁的老托派郑超麟于一九九二年六月十八日写成的《一九九二年提纲草案》中也说:苏联灭亡了,“于是全世界大呼:‘社会主义破产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破产了!’世界上各种政治派别中,唯独我们托洛茨基派能够气壮地说:这是斯大林主义的破产,不是社会主义的破产,更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破产。”“因为托洛茨基最早提出一国不能建立社会主义的理论,来反对一九二四年秋斯大林提出的‘一国建立社会主义’的理论。”可以这样说,自从苏联亡党亡国后,托派第四国际和各种托派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说显得更有自信心、凝聚力和吸引力了。 )g[7XB/w  
  四、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新发展和大发展,加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内贫富两极分化和国际上南北两极分化,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更加深化,这为托派第四国际和各种托派组织的活动提供了更充分的社会条件。上述曼德尔的有关论著和第四国际一九八五年第十二次世界大会、一九九一年第十三次世界大会和一九九五年第十四次世界大会曾讨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资本主义经济长波的几个阶段、世界经济充满矛盾的均匀化、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的展望等问题。第四国际还定于二○○三年在欧洲召开世界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讨论面临的诸多问题。从近几十年的实践活动来看,托派组织确实为广大贫苦工人和失业者谋权益:在其出版书刊中为穷人呼吁,提出增加工资、扩大就业、反对资本主义残酷剥削压迫的具体方案;动员并积极参与工人罢工和反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示威游行;在议会斗争和总统竞选中揭露资产阶级政党和改良主义政党的言行,提出自己参政议政的主张。托派组织的这些活动使它与一部分工人尤其是贫苦工人保持了较密切的联系,在他们的中间扎下了根,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和代表者,成为他们的政党。托派还重视在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发展组织,争取支持者。 NY\-p=3c7=  
  五、托派组织还拥有一批政治活动家,他们在建立、巩固和发展托派组织长期艰苦奋斗在第一线,甚至为托派组织献身,使得托派组织能繁衍生存,代代相传。各国托派组织创始人、首领或先驱主要有:美国的詹·帕·坎农、文·雷·莱恩,英国的约·贝亚德,法国的马·伊克、德国的瓦·黑尔德,奥地利的弗·卡沙,意大利的伦·肯比诺,荷兰的亨·斯内夫利特(即曾任共产国际驻中共代表的马林),比利时的莱·勒苏瓦尔,西班牙的佐·莫林,爱尔兰的彼·格雷厄姆,希腊的济·普里奥普洛斯,波兰的赫·门德尔,丹麦的格·穆尔特韦兹,加拿大的英·斯佩克特,巴西的路·梅尔利诺,阿根廷的安·本哥切阿,智利的何·盖恩斯堡,玻利维亚的托·昌比,伊朗的巴·扎赫艾,印度的伯·拉奥,印度尼西亚的坦·马拉卡,越南的窦图滔,中国的陈独秀、彭述之,等等。从这个简要名单可以看出,托派组织分布在欧、美、亚各洲许多国家,七十多年来一直在坚持其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当今第四国际和各种托派组织的主要活动家是法国的克里文,美国的巴恩斯,英国的迈·班达,意大利的麦丹,阿根廷的波萨达斯,等等。 `(VVb@:o  
  正因上述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领导与群众、内部与外部、国际与国内五个方面的原因,才使得托派组织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延续活动至今。 Mk|*=#e;  
L]3gHq  
当今世界托派组织概况和活动特点 wOrpp3I  
  当今托派第四国际和未加入该国际的托派组织遍及世界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员数万。有的国家托派组织不止一个,其名称也是各色各样。例如在法国有革命共产主义阵线、国际共产主义阵线、工人斗争、马克思主义革命同盟,在英国有社会主义工人党、工人革命党、国际马克思主义小组,在美国有社会主义工人党、斯巴达克同盟,在德国有国际马克思主义小组、国际共产主义者小组,在意大利有共产主义革命小组、红旗小组,在比利时有劳动者革命同盟、革命工人党,在加拿大有革命工人同盟、劳动者社会主义小组,在日本有革命共产主义者同盟,在斯里兰卡有平等社会党,在拉丁美洲有四十多个托派组织分布在十几个国家,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有好几个托派组织。所有这些托派组织都是小党派。 UjcKvF  
  值得重视的是,托派组织似在注意克服其极左性和宗派性的固有弊病,转向务实和联系更多组织。在一九九五年第四国际十四大通过的决议中提出“希望实行一次第四国际的真正变更,……让我们不再被视为只是芸芸团体中的一个‘托洛茨基主义’团体,而是被作为世界革命运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国际主义的团结和反压迫者的斗争的利益,放在任何派系打算和任何意识形态分歧之上。”基于这种新认识,近几年托派组织采取了新的政治组织方针,即加入到其它左翼革命政党中去,例如加入到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和巴西劳工党,成为其一部分,实行党内合作,以壮大自己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影响。“意重建共”是一九九一年十二月新建立的,那时意共已改名为左翼民主党,党的性质改变了,坚持共产党性质和名称的党内少数派人士重建了新的共产党。托派加入“意重建共”,表明它转向与共产党实行党内合作。巴西劳工党是一九八○年二月十日建立的,以圣保罗地区的冶金工人为主,是巴西工人旨在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左翼政党。该党创始人和领袖卢拉(冶金工人出身)于二○○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当选总统,这是拉美左派的一次重大胜利。托派组织“社会主义民主”是加入该党的一派。该党领导成员、圣保罗市现任市长的马尔蒂·苏布利希(女)亦倾向托派。托派加入其它左翼党派的做法是否是第四国际在五十年代提出的“打进去”临时策略的故技重演,尚待观察。 ]Ag{#GJ5D  
  更值得重视的是,托派组织在一些国家的影响已超过了共产党。例如美国共产党主席格霍尔于一九七二至一九八四年四度参与竞选总统失败后,美共就退出总统竞选,号召自己的党员与其它选民投民主党候选人的票。而美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却敢于独立提出自己的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在二○○○年的总统竞选中,我在美国访问时见到该党推选出的竞选传单。该党全国委员会委员、亚特兰大市服装厂黑人工人詹姆斯·哈里斯(五十二岁)和曾在该党中央工作的明尼苏达州肉类加工厂的白人女工玛格丽特·特洛威(约五十岁)为正副总统候选人。尽管其明知不可能当选,但一定要维护工人阶级的独立自主性,自认为决不能像美国共产党那样临阵退却甚至号召自己的党员去投民主党候选人的票。托派组织的这种做法是否为最佳方案可以探究,但是无疑保持甚至扩大了它在部分工人中的影响。再如在二○○二年四月法国总统竞选中,法共候选人、总书记罗贝尔·于仅得票约九十万张占百分之三点三,而三个托派组织候选人却得票二百九十七万张占百分之十点四四。其中“工人斗争”女将拉吉勒得票百分之五点七二,“革命共产主义同盟”新人(默默无闻的二十七岁邮政工人)得票百分之四点二五,“工人党”的葛吕斯坦也得票百分之○点四七。这是托派组织多年来艰苦联系群众、坚持反对新自由主义和竞选纲领较合民意的成果。 (k24j*1e$  
  托派组织在克服极左性和宗派性方面还会有什么新举措新成就,我们拭目以待。在新科技迅猛发展和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态势下,如何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新路,是摆在一切真诚社会主义者面前、更是摆在主张“不断革命”和“世界革命”的托派组织面前有待深入思考、切实解决的一个老大难的新问题。
顶端 Posted: 2008-06-23 11:15 | [楼 主]
lkzlee
第一枚劳动红旗勋章 十月革命勋章
级别: 特级国家三等参事


精华: 1
发帖: 1844
爱心: 1098 点
金钱: 18475 卢布
好评度: 0 点
国籍门派: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在线时间:1120(小时)
注册时间:2008-03-17
最后登录:2020-08-14

 

不错,了解了很多东西,以前只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知道一点点。 ]do0{I%\eq  
可以引以为戒!
[ 此贴被lkzlee在2008-06-24 10:58重新编辑 ]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能够说:“我已经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奉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捷克斯洛伐克欢迎您,有兴趣的同志请点这里
顶端 Posted: 2008-06-23 11:23 | 1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Warsaw Pact BBS☆ 华约军事论坛 »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Total 0.011932(s) query 6, Time now is:06-26 18:40, Gzip disabled
☆Warsaw Pact BBS☆ Locations of visitors to this page ☆华约军事论坛☆